沈桂香花費將近一個半小時,讀完了這個故事。
讀完了之后,她意外地看了眼外面的天色,“還這么早。”
秦瑤笑道“媽,不早了。”
“你這本書很好讀,一會兒就看完了,怎么就不能出版啊,寫的這么好。”沈桂香很喜歡這個故事,她還想拿回去,在大雜院里顯擺顯擺,這可是她女兒寫出來的小說,馬上還要拍電影呢。
對面胡同的大雜院,住了個電影放映員,若是哪天他放映了自家女兒創作的電影故事,那她跟老秦,肯定狠狠地大出風頭。
“我女兒將來還能成為一個大作家就是你這文筆還要再改改,太大白話了。”
秦瑤“”
沈桂香到島上不久,婆婆劉淑琴也說要過來,陪著她生產,人已經在路上了,還給帶了不少東西,尤其是嶄新的棉布,帶來給孫子孫女們做衣服。
劉淑琴一到島上,家里更加熱鬧,顧呈煮飯,要多加一杯米,他媽到了現在還挺能吃,晚上炒菜也要多炒幾個,不能讓“媽媽”們進廚房。
沈桂香較少進廚房,她在家里大多是煮煮飯,菜是兒子和丈夫煮的,輪也輪不上她。劉淑琴在家里偶爾進廚房,大多是保姆做的飯。
結果到了兒子家,吃上了親兒子燒的飯。
“煮得挺不錯,看來是瑤瑤教得好。”劉淑琴點點頭,小兒媳比大兒媳機靈,這不把人給拿捏住了。
吃完了飯,劉淑琴說起提前給孩子做幾身衣服,無論是男是女,孩子的衣服都能穿。
“這島上的氣候倒是省布料的,也不用多備棉襖。”
“冬天總要兩身厚衣服。”
“提前預備著,還有孩子的尿布,兩個孩子尿布多,竹籠備上,放火上烤干。”
顧呈“媽,你出去吹吹風,就這樣的風,還用的上烤干”
“不管用不用得上,都備著,有備無患。”
孩子的奶瓶奶嘴的,劉淑琴也帶了幾個。
不用長輩們提,顧呈和秦瑤夫妻倆提前準備了孩子們的小衣服,秦瑤還央著顧呈,費心在小衣服上繡了圖案。
劉淑琴見了那些衣服,直夸秦瑤手藝好,“這針線活沒得挑,孩子們有一個好媽媽。”
秦瑤略微尷尬了片刻,倒是沒否認。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親媽沈桂香倍感唏噓,“我針線活不好,也沒怎么要求你,沒想到瑤瑤你結婚后,都會繡花了。”
秦瑤“”
“桂香啊,來看看,看這兩個小鴨子,這該不會是我兒子繡的吧”劉淑琴發現了一個寶藏,把親家母招來一起樂呵。
“瑤瑤,你說是不是啊,你可別幫著小呈一起瞞我。”
秦瑤實話實說“這是我繡的。”
“不信,你就別替他瞞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