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是死者母親報案,內容是校園霸凌,要求警方徹查學校。這起案子沒什么水花,因為沒發生實質意義上的傷害,責任更多是追究校方的。
另一條則是死者被同學懷疑是小偷,偷了對方的貴重物品,按時間線算,距今已超過半年。因為涉案金額超過了兩千,警方立案,但搜過死者的宿舍,沒發現任何線索。
現場警員還留下來這樣一條記錄她換洗的內衣都破了個洞,看著實在窘迫,或許正是因為窮困,才會被懷疑是小偷。但這樣的懷疑顯然是不合適的。再加上之前的校園霸凌案,警方也有些懷疑是有人存心報復,還批評了這個報警的同學。
這些案件記錄,也同時佐證了死者男友的說法她生前在學校過得并不好,在和男友在一起前,生活非常窘迫,還試圖嘗試出賣。
那白先生這位生父不管嗎別的不說,他連錢都不給女兒嗎
接下來是很長一段時間的來回調查和走訪。上司一邊大開后門,讓她能夠調遣資料,一邊從“情蠱”入手,調查死者的人際關系,但查了很久,依舊沒查到死者有愛慕別人的跡象。
被玩家操控的女主,則將重點放在了學校、四鄰身上。期間上門拜訪死者的生父,他情況不太好,胡子拉渣的,像是很久都沒睡好了,還一驚一乍,聽見女兒的名字竟然縮在屋里不出來。最后是一直表現地相當冷漠的繼母,動手簽了火化的同意書,并且從錢夾拿出了一疊錢算作費用。
有了這個程序,警方本來就可以走流程了,但作為玩家的“如影隨形”莫名有點私心,沒告知出去,而是繼續進行搜證、推理。
這天,她又和上司湊到一起梳理線索。
經過這段時間的走訪,他們發現了兩個重要疑點1、死者生前和生父是否和睦存疑。2、死者自殺前去見過生父。
死者生前和生父關系是否和睦這點,在搜證中,答案呈現出了兩極分化。有人認為好,但有人認為極度惡劣。這些信息太多太雜,經過不斷的梳理后,才終于在時間線上找到了突破口其實大家都沒有說謊,只是死者和生父關系是有變化的。
一切的轉折都在于死者母親的死亡。
那之后,死者和生父關系就急速惡劣,此時她在學校生活相當窘迫,甚至可能到了打算出賣身體換錢的地步,但都沒有和生父和解。這種程度的不睦,按道理說,關系想要彌合應該相當困難才對,但死者卻突兀地、在半年前和生父迅速修復了關系。
又直到跳樓前,死者和生父見了一面,接著就自殺了。
和生父奇怪的關系走勢,疑是給孫女下蠱的奶奶,自殺前不斷用指甲試圖扣掉的刺青,還有分析情蠱作用視頻里的那句話“外界刺激過強,讓她意識清醒過來,但依舊無法改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與其被操控一生”
與其被操控一生。
所有零碎的線索漸漸在腦海里串聯,擺在面前的,是唯一可能,但又實在令人不敢置信的真相
給死者下蠱的,不是別人,正是她的奶奶。而這個“情蠱”作用的對象,并不是死者的男友,而是死者的父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