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爸媽開個標間就行了。不用太麻煩了。”馮雪珊說道。
她現在對周至挺感激的了,之前沒有考慮好兩家人上來以后在一個屋檐底下共處的事情,家庭習慣不同湊到一起,引起矛盾的情況也多。
現在這樣就最好了,誰都不需要多操心就避免了矛盾的契機,等到兩家再次需要湊一起的時候,她已經可以有精力調和了。
“那你們先坐會兒,我把東西送廚房去,順便交代下把伙食搞清淡一點。”
“我也去吧,東西搬上這坡也挺麻煩的。”大嫂說道。
“不用。”麥小苗遞給大嫂一杯苦蕎茶:“他走車庫電梯,不麻煩的。大嫂我們去看房間。”
歲華軒的三層是一個中心大廳加四個套房的格局,住在這里的客人難免就會出現相互在較為隱私的場景下碰面的情況,因此周至一般不會隨便安排這一層對外,一般都是比較熟悉的客人才會住到這一層來。
這一層是高地,四面風景都不錯,不過對著魚池那邊的那套同時還對著以前的汽修廠,現在的駕校,周至也不挑剔,目前選了那套。
馮雪珊最后還是依了周至的,選了對著江溪那邊的兩套,算是安頓下來了。
看著馮雪珊的狀態還比較穩定,還有精力打著電話敲著筆記本繼續辦公,周至下午又和麥小苗跑了一趟蜀大,算是“新生報道”。
博士報到需要碩士學位證書,檔案,錄取通知書,身份證等東西,這些東西除了身份證,如學位證書和錄取通知,本來就一直放在老師哥的辦公室,原件老師哥壓根就沒有給周至,那意思好像是還怕周至跑了的架勢,為此還親自打電話給老媽口頭通知,學位證書和博士錄取通知都給硬扣了下來。
現在周至只需要將身份證交出來,老師哥把它交給秘書,入學的事情就不勞周至操心了。
大家都忙,老師哥更關心的是因為周至的博士課題而一起新增加的五個綜合性課題的籌備工作。
周至也要一一進行匯報。
最簡單的是近代聲韻學成果校勘,近現代的聲韻學已經引入了西方對于聲韻學研究的比較科學和先進的工具,因此新現代學人的聲韻學研究成果就比較規范,成體系,且邏輯清晰。
而且很多學人本身就比較注意方言研究和對比,因此他們對于聲韻的擬構本來就借鑒了他們所了解的一些方言,也就是說,雖然不如周至現在收集整理得如此全面,但從工具和方法上來看其實是很相近的,移植到系統當中進行驗證和比較,勘校出問題,不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
這個小組已經開始投入工作,而且成果都開始陸續出來了。
小組開始對王力,羅常培,趙元任,張世祿的學術進行系統性的分析研究。
其中最讓師爺爺惋惜的就是這些人都不在了,王力和趙元任走了十年,幾位里邊最近的一位張世祿也是九一年走的。
要是這項目能夠早開啟十年就好了,幾位大師的學術可以由他們自己來進行驗證,絕對會創造出一個聲韻學研究的小高峰,帶出一大批學術過硬的人才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