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吃一塹沒有長一智的夏侯惠,打算再度上表勸諫天子,且言辭比上次更激烈!
起因,是天子曹叡近來大選美女填塞后宮,僅是習伎歌者便有千數,縱情恣欲;且在靈芝池玩膩了之后,又在芳林園內開鑿陂池,楫棹越歌、游宴在內,甄選女子知書者列為“女尚書”奏事,荒廢朝政等。
夏侯惠得悉后,便以紂王的“酒池肉林”、前朝漢靈帝的“西園(衣果)游之館”為例子,勸諫曹叡當收斂性情,莫要被史書指摘為荒淫帝王之列。
不用說,這種上疏只要到了廟堂之上,曹叡定是要爆發雷霆之怒的。
不管夏侯惠的勸諫是否出于忠心。
為此,在夏侯惠修表的時候,時常留在大帳內的傅嘏見了,當即便苦口婆心好一番勸說不可;見夏侯惠無動于衷后,還拉來了陳騫、丁謐以及夏侯霸等人一并勸說。
所以,他們也見識到了夏侯惠執拗的一面。
上疏是必須要上的,這點不可能改。
但看在他們一番好意的份上,夏侯惠還是將紂王與漢靈帝的事跡給去了,盡可能讓奏表的言辭委婉些。
對此,眾人反應不一。
丁謐拊掌而贊。
以“臣子有觸威以抒忠、身首不恤之忱”之言,稱贊著夏侯惠志在匡君的品行。
夏侯霸是橫眉怒目。
不吝以仲兄的身份對夏侯惠呵斥,若不是路蕃等部曲在,說不定他就直接以棍棒教訓了。
陳騫則是一記長聲嘆息,不再言語。
傅嘏就決絕得多了。
見夏侯惠心意不可改后,他也隨著眾人一并離去。
但私下又折回來尋夏侯惠,提出了另一個解決的方案——既然夏侯惠堅決要上疏,那就由他來代勞罷。
用他的話語來說,是他父輩也有功勛于魏室,天子曹叡不會殺了他。
且他年紀還小,天子曹叡動怒將他免官廢為民了,日后也定有機會復起。但夏侯惠不一樣,一旦鎮護將軍之職被免了,日后恐怕就不會進入中軍的機會了。
“稚權,你我相交一場,就聽我一次勸罷。”
說罷緣由的他,以表字稱呼夏侯惠,示意著二人現今是友朋而非以上下級的身份對話,“以現今稚權官職與職責,只要不觸怒陛下,日后定乃社稷砥柱也。我縱使被罷黜,稚權他日亦能表我復起。還望稚權以功業為重,莫要再意氣用事了。”
這番話語,讓夏侯惠動容不已。
不管怎么說,傅嘏不吝以仕途為代價代他署名上疏,就足以證明彼是以身委之、打算和他榮辱與共了。
“唉!蘭石情誼,令我無以言表。”
故而,夏侯惠感慨了一句,然后以目視丁謐。待丁謐心領神會的帶著部曲們出去后,他才給傅嘏附耳說了一句,“蘭石,非我不知好歹,而是陛下在等著我上疏。”
傅嘏頓時愕然。
旋即,沉默的點了點頭,拱手作辭轉身自去。
十日后,夏侯惠上疏至廟堂。
天子曹叡聞表大怒,不顧公卿勸阻,以忤逆之罪將夏侯惠謫貶去遼西郡看守榆關;且是詔令甫至鄴城、克日啟程。(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