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在地方戎馬的夏侯惠,在廟堂之上并沒有幾個親善之人。
身份高點的,如他的外舅王肅、侍中陳矯等,以石鑒的身份莫說請得動,就連對方的府邸都不一定能進得去。
而身份低些的,如杜恕、傅嘏等人,石鑒與之并無交集。
況且,以這兩個人的性情,如何站在石鑒這邊呢
石鑒思來想去,陡然發現如今自己的狀況,有若上天無門、下地無路。
想將事情鬧得滿城風雨、上達天聽,讓天子曹叡出于朝廷僚佐之間不可仇殺、出面勸阻,這個辦法也行不通。
夏侯惠是要殺了他沒錯!
但問題是在律法之上,夏侯惠也沒有把柄可抓啊
除非,他已然被殺死了
然后天子曹叡才會出面呵斥夏侯惠,讓有司檢舉夏侯惠的不法、甚至還會降罪。
但他人都死了,追不追責對他而言還有什么意義!
“呵呵呵”
隱隱意識到自己的結局似是無可避免之后,石鑒不知驚恐還是沮喪,發出類似失心瘋那般毫無意義的笑聲,失魂落魄的轉身往坐席挪動腳步。
只是待他的目光掠過夏侯玄的時候,微微一凝,旋即迸出耀眼的光芒來。
那是求生的渴望。
“泰初兄!還請務必救我!”
他顧不上喪堂就在不遠處,竟大聲的叫出聲來,直接拜倒在地,“泰初兄與夏侯將軍乃親族、有骨肉之親,若愿意施以援手,必可令夏侯將軍容我茍活于世,還請泰初兄切莫推辭!”
他這是病急亂投醫、死馬當做活馬醫了。
但凡略微在洛陽城內呆過的人,都知道在曹爽與夏侯惠的齟齬之中,夏侯玄是站在曹爽這邊的。請夏侯玄去說項,那不是適得其反嗎
再說了,夏侯玄一旦出面了,會不會就引來夏侯惠的揣測——石鑒是被他示下授意、故而才當眾折辱韓龍等部曲的呢
瓜田李下,夏侯玄避嫌都來不及呢,何必要惹一身騷!
故而,當石鑒眼中冒出光的時候,夏侯玄心中就好一陣惡心,待聽罷他的請求后,更是猶如被人喂了一勺蒼蠅那般。
不自量力、嘩眾取寵時你是意氣風發,而今迎來報復了,卻猶如喪家之犬那般搖尾乞憐!
身為士人的風骨呢
被譽為志趣高雅的士林名聲都不要了
無恥之尤,莫過如此。
待暗中好一陣鄙夷過后,夏侯玄內心倍感憤懣。
因為石鑒的請求,他拒絕不了。
無他,為名所累耳。
被尊為年輕一代士人的領袖、作為享譽洛陽的名士,他無法也不能將石鑒的當眾下拜祈求視作不見。
何況,馬上就不是石鑒一個人的請求了。
很快的,其他在坐的人,也陸陸續續的開口請夏侯玄“急公好義、救人于水火”。
他們大多與石鑒沒有交情,也不覺得石鑒的處境很委屈很可憐。
而是物傷其類的心思。
再說了,需要出面的人是夏侯玄,他們不過是順勢勸一兩句,何樂而不為呢
“林伯不必如此,且先起來。”
離座過來攙扶石鑒起身的夏侯玄,緩聲說道,“林伯既已開口,我豈有不允之理只不過,我與族叔平日鮮有交流,恐也難成事。林柏若想平息此事,還需再作思量,多與他人計議,尋出周全之策才行。”
既然被眾人架起來了,不去說項不行,那就干脆一點應下來,勉為其難走一遭罷。
反正,說不說請是一回事;事能不能成,那是另一回事。
“多謝泰初兄仗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