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璠和徐階是父子,華亭徐氏是一家,這是群,面對朝廷旨意之時,徐階或者說徐家,只能還田,否則斧鉞加身。”
“而華亭徐氏、大石頭沈氏、昆山顧氏,又是一個群,他們是松江府的縉紳,他們彼此姻親兩百年之久,對于朝廷查清楚侵占并要求還田的政令,是愿意付出一定代價的還田的,比如拿到船引開海,因為徐氏、沈氏、顧氏,本身就有布莊和糧莊,他們在開海事中占據了有利地位。”
“而南衙地面十四府的縉紳又是一個群,他們彼此遙相呼應,相映成林,彼此默契,對于朝廷的清理侵占事,是極為抵觸的,因為只要有改變,就會有損失,很有可能在海貿事中,過往地位不在,他們極為抗拒而不肯妥協,所以徐璠殺人傷人。”
“所以,大明有各式各樣、林林總總的群,所有的群,構成了一個整體,那就是公。公是群,但群不是公。”
張居正覺得自己講的太過于復雜了,小皇帝能不能清楚的明白他對公的定義,讓他比較擔心。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就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嗎公包含群,群被包含在公之內。”
“先生以一家一戶為一群而論,擴展為了公。”
“朕德涼幼沖,不知所云,也試著舉例。”
“朕和云南邊方的冉氏女子都為大明人,我們的關系就是同宗同族同國,當有人傷害到了大明的利益時,比如南衙縉紳這個群,侵占田畝,導致朝廷稅賦不足,無力安定天下,大明顛沛,朕和冉氏女子的利益,都受到了傷害。”
“在這個過程中,縉紳這個群,這個關系更為簡單的群,傷害到了關系更為復雜的天下的公。”
“當群因為關系進一步擴大的時候,公在上,而群在下。”
“相比較一家一戶的群,城中一坊城外一里一百一十戶為一里為公;相比較城中一坊或者城外一里為群,縣州為公;相比較縣州為群,則府道為公;相比較府道為群,則天下為公。”
“天下為é公也。”
張居正聽聞陛下這個根據關系的復雜程度,累層遞進確定群和公具體而明確定義的時候,心服口服的說道“陛下睿哲英明,人以群而分,公為群,而群非公;公大而群小,公在上,而群在下,天下為é公。”
人是群的基本構成單元,根據關系,可以把人劃分為一個個的群。
而關系更復雜涉及到的人更多的大群,向下包含關系簡單、涉及到的人更少的小群。
最大的大群就是天下,包含了天下人,這就是天下最大的公,天下為公。
一旦解釋清楚了公,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私。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兩廣總督殷正茂驅逐了小佛郎機人是為公,而兩廣縉紳為了做買賣,聯合小佛郎機人,輸賄給廣東海道副使汪柏、都指揮使黃慶竊居濠鏡為私。”
“殷正茂言給小佛郎機人加稅,為公,萬士和為每到商議到有可能損害縉紳利益時胡攪蠻纏,為私。”
“工部拒絕武清伯索要銀錢修房,為公,娘親為了四千兩銀子問國帑要錢給武清伯修房子為私。”
“朝廷為天下稅賦清理南衙十四府七萬頃田,為公,徐氏、沈氏、顧氏等螳臂當車,為私。”
“這么一說的話,小佛郎機人加稅是公事,就不該供養宮中私帑,理應入國帑;而宮中也不該拿戶部的錢賞賜武清伯,讓戶部背這個虧空和窟窿。這都是賄政之弊,恐有姑息之患。”
張居正一愣,自己又被回旋鏢給擊中了
徐階說的吏治上賄政之大弊和姑息之大弊,是抄襲張居正在嘉靖三十二年的論時政疏,這兩句是他張居正提出來的,現在,被皇帝用回旋鏢打在了張居正的身上。
殷正茂的懲罰性關稅供養皇帝是賄賂皇帝,為的就是皇帝姑息張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