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想了想說道“顧章志,理應就地解職,拿入京師,徐行提問。”
顧章志這兩項罪名,都是證據確鑿,不把顧章志給拿到京師來,抖擻一下,這三十萬兩的虧空誰負責呢
“抄家吧。”譚綸聽聞如此,眉頭一皺的說道“抄的晚一點,這三十萬虧空,怕是朝廷要補了。”
現在抄家還能抄出來點,再晚點抄,怕是銀子早就轉移走了,田畝不能動,銀子能動,顧氏動作比朝廷快點,三十萬兩,把戶部賣了,也補不上這么大個窟窿。
去年朝廷總共就留下了十萬兩銀子的結余,這還是抽分大帆船得到的。
葛守禮的心情頗為微妙,宣大兩地也是長城鼎建有了窟窿,王崇古、張四維搞出來的窟窿,近兩百萬兩,但是朝廷還是讓王崇古、張四維把這個窟窿堵上,權當無事發生。
因為王崇古捏著俺答封貢這個事兒,京營不振,就沒辦法過分追究,糊里糊涂的糊涂的辦了。
可是顧章志,直接就抄家補窟窿了。
因為東南倭患剿滅,而西北,韃靼建立了大明金國,這就是養寇自重的可怕,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慶賞威罰皆不能入。
軟柿子,張居正要捏,硬柿子,張居正就不捏了嗎不捏為何要振武,再建什么京營呢
“抄家吧。”葛守禮是負責糾劾百官的總憲,他也沒多少猶豫,同意了譚綸的想法,抄。
海瑞非常認同抄家,笑著說道“抄。”
惹他張居正干什么全天下誰不知道張居正眥睚必報
海瑞建議、張居正牽頭、皇帝首肯的南衙還田案,乖乖的把田還了,說不定還能從朝廷手里換到些船引,搖身一變,從土財主變成了海商,非要折騰,給宋陽山、汪道昆他們潑點臟水,把人惹毛了,這下連家都被抄了。
張居正是個循吏,懂的變通,他就是想把事兒辦了,把自己的執政綱領實現,把天下還給小皇帝的時候,不是一個千瘡百孔,不是一個一塌糊涂的江山,若是江南縉紳同意了徐璠的建議,肯低著個頭,從圈地竭澤民力變成海商。
張居正一定會答應下來,還會請皇帝下旨褒獎一二,夸贊大明縉紳們懂事,深明大義,國家財用大虧,天下困于兼并,江南縉紳帶頭還田,把侵占的常田還給朝廷,這是楷模,這是天下縉紳的榜樣,江南縉紳要在開海事上要一些特權,朝廷必然也會答應。
可惜,徐璠被削了官身流放薊州,現在顧氏被抄了家。
“還有人要為顧氏說話嗎”張居正看向了萬士和,這個人每到傷及縉紳利益的時候,都會跳出來,拿著禮法和祖宗之法說事兒,現在這可是薄涼寡恩,魚肉縉紳的抄家大案。
萬士和立刻搖頭說道“抄必須要抄三十萬兩的虧空呀”
萬士和多少也漲了記性,被罵了這么多次,再不改變一下思路,這禮部尚書怕是做不了幾天,也不能善終了。
“好。”張居正笑了笑,在浮票上寫下了自己的意見。
朱翊鈞下印的時候,還專門看了看,駱思恭他爹駱秉良辦事得體,起獲了甲胄和強弩之后,就已經和南兵合伙,把顧氏圍的水泄不通,不交代清楚家里銀子來路,連飯都不給吃一口,已經大致摸排清楚了顧氏的財產,折銀大約七十八萬兩有奇,田二十二萬余畝。
也就是說,駱秉良其實已經把昆山顧氏給抄了,人死不死,那得朝廷明公論斷,但是這銀子、土地,一分也別想帶走,掘地三尺也得給你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