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緹騎見笑了,都是家傳的藏書,主要以唐宋文鈔為主。”
茅坤看似貧窮,但他若是為財,這些個古本書,抽出幾本賣掉,這家宅至少能擴幾十畝。
兵荒馬亂書不值錢,倭患已平,文教再興,這些個書可太值錢了。
“找到了,九學十部二史學,墨香亭,諸位緹騎聽隨我來。”茅坤走過了琳瑯滿目的書籍,來到了墨香亭,彎下了腰,拖出幾個書箱,笑著說道“都在這里了。”
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
駱秉良打開了書箱,開始點檢,海圖二十頁,針路航線一百零九條,二頁四幅過洋牽星圖,龍江造船廠志書十七卷,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番國志等等若干書籍,整整齊齊的擺滿了幾個書箱。
“謝老先生保存如此完好,我定會稟明陛下,為老先生請功。”駱秉良收好了這些書,對茅坤表示了謝意。
茅坤則是笑著說道“這都是朝廷的東西,理應歸還,只是當時朝局紛亂,物歸原主了。”
茅國縉看緹騎要走,就趕忙說道“諸位天使,這來都來了,吃了飯再走”
“不了,諸位留步,著急回去復命,朝廷要的急,就不多留了。”駱秉良沒有滯留,拿到了東西,就直奔松江府而去,到了松江府要抓緊時間抄錄,而后把原本送回京師。
大佛郎機人的特使黎牙實,幾乎是和這批舊案一起入京,而黎牙實一路,那真的是劉姥姥進初試云雨情,大開眼界。
他一路行來,越發覺得菲律賓總督弗朗西科斯是在做夢,大家的軍備完全沒有代差的情況下,靠幾千人,幾萬人,要將中國納入版圖,根本就不可能。
看看那些個軍隊,看看那些個官僚,這么一個偌大的國家,幾千人,幾萬人,就想征伐
黎牙實入京之后,禮部鴻臚寺就開始教黎牙實大明的禮儀和法度,面圣磕頭五拜三叩首的禮節,黎牙實整整學了五天,才有了個點模樣。
大明的廷議已然在日三竿時結束,負責講筵的張居正,并沒有馬讓侍讀侍講進學。
“汪道昆居然沒有給茅坤寫信,告訴他胡宗憲平反之事”朱翊鈞手中有內官張誠、緹騎駱秉良、巡撫汪道昆、總兵俞大猷的各種奏疏,幾本奏疏合起來看,大抵可以把最近松江府發生的事兒,梳理清楚。
張居正端著手,笑著說道“茅坤不得簽書公事,舊案找回,臣為陛下賀,為大明賀。”
松江市舶司的造船事,終于開了個好頭,考古式造船怎么了那也有得考古才是,大明想要重新造船,重新起步,這些舊案,只要弄清楚搞明白,造船事,就可以啟動了。
這讓張居正長松了口氣,這些舊案,可以加速大明重新找回海權榮光。
月港水淺,都是二桅商舶,所以才叫大佛郎機人的大船為大帆船。
張居正俯首說道“臣請再復茅坤功名,恩蔭其子茅國縉為國子監監生,以表彰其獻舊案有功。”
朱翊鈞放下了奏疏,頗為感慨的說道“準再給茅耆老一份毀家紆難的牌額,以彰其安定東南之功,朕年幼,筆力不盛,就由先生代筆吧。”
“臣的字,也不好看。”張居正卻是一推四五六。
代筆
皇帝賜牌額,他張居正一個臣子代筆,那是僭越皇權的鐵證,小皇帝是嫌他麻煩不夠多,給他沒事找事嗎
朱翊鈞見張居正不咬鉤兒,略顯可惜的說道“好吧,那朕來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