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個人事任命,沒有通過廷議、沒有通過內閣輔臣,是宮中圣旨。
廷臣們的目光看向了站在正中間的張居正,陛下沒有經過廷議內閣,這份任命,元輔又如何看待
而且,趙夢祐和張居正其實有舊怨,小孩沒娘說來話長,趙夢祐的弟趙夢祥曾經犯了案,趙夢祐找到了戚繼光的門路,求告到了全楚會館,請張居正幫忙。
但是張居正沒有幫忙,趙夢祥因此被褫奪了武舉人的功名和官職,這算是結下了梁子。
“陛下圣明。”張居正俯首說道,對于緹騎的任免,沒有質詢,更沒有行使內閣權力,封駁陛下的圣旨。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伱,只好跟著說道“陛下圣明。”
吏部尚書張翰出列俯首說道“陛下,這是否有所不妥臣聽聞趙千戶辦案,便辟詭黠,善鉤人意向,而且貪腐有據,不適合擔任如此要職。”
張翰還真不是作為張居正的黨羽,反對趙夢祐的任職,而是切實的站在吏部尚書的角度,認為趙夢祐不能任事,趙夢祐名聲不好,這個名聲不好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構陷,第二貪腐,第三連坐,跟朱希孝不能比,跟陸炳就更不能比了。
張翰為吏部尚書不是一事無成,而是切實的知道,緹帥這個位置不好干,夾在內廷和外廷中間的北鎮撫司,萬事都要考慮周全,做事處處都要小心,而趙夢祐,并不是個合格的人選。
張翰俯首說道“若論賢,臣推舉提刑千戶駱秉良。”
駱秉良在南衙干的是抄家的活兒,張翰不是屁股歪了,而是覺得駱秉良方方面面,都比趙夢祐強,畢竟駱秉良的兒子駱思恭,天天都跟小皇帝對打,簡在帝心,圣眷正隆,而駱秉良辦案,素來謹慎,辦得顧氏抄家案,那叫一個干凈利落,不留后患。
朱翊鈞搖頭說道“駱秉良在南衙,南衙的事兒,幾年內離不開他。”
朱翊鈞此舉,自然是站在皇權的大楯下的一次小小的權力試探,也確實是沒人可用,一共兩個候選人,駱秉良當然是最好人選,可是南衙的事兒,需要駱秉良,駱秉良不在南衙,那些個權豪,指不定又要翻出什么風浪來。
“陛下處置有方。”張翰琢磨了下,也不能萬事都求盡善盡美,不再諫。
朱翊鈞看向了張居正問道“先生以為呢”
“臣以為善。”張居正再次俯首說道,贊同皇帝陛下的處置,趙夢祐這個人過去的名聲是差了點,但不能總是用老眼光看人。京中任事,張居正是能不開口就不開口,這是皇權的核心。
“那就廷議吧。”朱翊鈞小手一揮,笑著說道。
張居正拿出了一本奏疏,面色復雜的說道“翰林院編修吳中行,彈劾首輔移親就養,接養父親入京。”
求月票,嗷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