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的朝臣們會這倍之的手段,難道朱翊鈞就不會倍之了嗎
他不僅會倍之,他還會超級加倍
“萬萬不行,臣有罪。”吳中行選擇了認輸,其他都能否定,這修史的功勞再否定的話,吳中行豈不是要得罪了朝中所有修史的人
修史的功臣一長串,方方面面都有人,吳中行就是腦袋缺根弦也不能否認這個功勞,這可是難得的、稀缺的政治資本。
張四維為了這份修史的功勞,恨不得跑去新鄭把高拱這碗餿飯新吃,也要計較的天大功勞
吳中行只是為了博清名陛下這把修史功給奪了去,是要他死啊這得得罪多少人
連章奏的不僅僅是吳中行,還有科臣劉不息、兵科右給事中陳吾德、御史楊相、南京廣東道御史蔣科等等,這是一連串的風力輿論,都是為了博一個不畏權貴的清名。
只不過吳中行比較典型,被朱翊鈞給拉出來點名罷了。
朱翊鈞拿起吳中行的這本奏疏就給了張宏說道“朕駁了你的奏疏,你還奏來,現在朕當面給你解決了,你還有疑問嗎沒有就把奏疏收回去吧。”
“臣謝陛下隆恩。”吳中行捧起了奏疏收進了袖子里。
將每日所奏事務問究一二,俾諸臣得展盡底蘊,詳悉敷奏,這可是侯于趙當初奏明確說的原話
這是科道言官、清流們的誠懇要求,所以吳中行奏言事,朱翊鈞召見奏對rn,可是他們誠懇的要求
張居正不言茍笑,面色嚴肅,但是譚綸真的有點憋不住了。
侯于趙的奏疏,不僅僅說張居正隔絕內外,甚至連廷臣在內一道給帶了進去,非要把小皇帝請出來,現在請出來了,滿意了
廷臣、閣臣們隔絕內外,那是為了科道言官們好
朱翊鈞又拿起了吳中行彈劾張居正的奏疏說道“說第二事,先生接養父親之事。”
“朕也不是偏袒私宥先生,葛總憲也常常彈劾先生,所言所事,皆有理有據,就說次高啟愚事,朕明語偏袒,但是先生先罰了自己,把正一品俸的殊榮還了,奪了高啟愚的腰牌,還奏讓高啟愚去泰西遍訪風土人情。”
“你能不能找點有用的來彈劾下大家都很忙,朕一天忙到晚,明公們也很忙,國事飄零,摁下了葫蘆浮起了瓢,你能不能不浪費大家時間”
朱翊鈞給張居正正一品俸,這就是個信號,在小皇帝的打算里,等到考成法大成之后,就賜太傅。
太傅本就是朝廷輔佐大臣與帝師的官位,張居正干的就是太傅的活兒,自然要有太傅的名。
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為虛銜兒,無定員,無專授。
徐階那什么狗屁的太師,是太子太師,是太師的輔官,連三公三孤都算不。
張居正在高啟愚案中,在皇帝百般寬宥的情況下,他還是把自己的正一品俸還給了皇帝,這個自己懲罰連葛守禮和海瑞都挑不出毛病來。
陛下釋放出的信號多么明顯,那是要給活人太傅官職,結果張居正自己斷了這份殊榮的晉升之路。
朱翊鈞看著萬士和說道“萬尚書,你來給他講講這里面的禮法和祖宗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