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聽聞,也只能感慨的說道“先生所言有理。做事難,所以殷部堂是個壞人。”
說完朱翊鈞自己都樂了,戚繼光說殷正茂壞事做盡,在傳統儒學士的價值觀里,張居正是個威震主上的僭主,他也不是好人。
朱翊鈞有朱翊鈞的主張,張居正有張居正的操守,這就是矛盾的地方,小皇帝對打勝仗的臣子,幾近于溺愛,但是張居正需要把握其中的尺度,不能太過放縱,更加不能太過于限制。
所以張居正同意給殷正茂政策,但是仍然申斥殷正茂的行徑。
矛盾無處不在,而在矛盾之間尋找到沖和平衡之道,大明諸事才能循序漸進,緩慢而堅定的改變
殷正茂的事兒,朱翊鈞不打算和張居正多談,殷正茂真的變節,就讓俞大猷去平叛,而且朱翊鈞不認為殷正茂會變節。
極南亂糟糟的局面,殷部堂都能收拾干凈,始終沒有養寇自重非要跑去呂宋再變節
人心的確善變,但有些東西,仍然有人堅守,比如忠誠,對國家利益的忠誠,對大明這個公的忠誠。
朱翊鈞拿起了另外一份塘報說道“鄧參將上奏言,他的俘虜,一個紅毛番女子羅莉安不知如何處置,這是通事,也是一個傳教士,想送入京師來,由朝廷決斷,鄧參將的想法是,朕學外語,有一個佛郎機人教授為宜。”
“他還說是個大美人,就給他自己留著吧,朕學外語,慢慢來就是,暫時不尋番夷任教。”
“陛下英明。”張居正笑著說道。
這女子既然專門拿出來說,那自然是鄧子龍希望朝廷能給她一條活路,畢竟也算是段露水姻緣,說是送到京師來做通事,不過是為了一個寬宥罷了。
其實鄧子龍私自寬宥,也沒有人會說,專門稟報,那不是代表了鄧子龍的恭順之心
張居正只是不希望殷正茂變節,防微杜漸,而不是覺得殷正茂等人,在忠誠上有什么缺陷的地方。
“報急報”掌令官跑到了文華殿前,上氣不接下氣的大聲喊道“遼東急報”
緹帥趙夢祐接過了塘報,匆匆呈送。
朱翊鈞打開一看,面色驚變,厲聲說道“賊人如此大膽建州女真逆酋王杲gǎo,在撫順馬市誘殺我大明撫順備御裴承祖”
張居正聞言面色數變,從張宏手中拿過了塘報,看完之后,勃然大怒,厲聲說道“建奴安敢如此猖狂”
朱翊鈞深吸了口氣,開口說道“召廷臣。”
“臣遵旨。”
趁著臣子趕來之前,朱翊鈞先把這件事的前因后果捋了一遍。
建州女真奈兒禿等四人舉寨歸附大明,撫順備御裴承祖接受了四寨投降。
女真部一虜酋來力紅,率兵追捕而至,撫順備御裴承祖自然阻攔不讓建奴追擊,來力紅自然心有不甘,趁著夜色劫掠了五個漢民,回了自己營寨。
撫順備御裴承祖知道后,要求來力紅交還擄掠百姓。
來力紅請來了建州女真逆酋王杲平事,王杲趁著互市見到了裴承祖,請裴承祖前往來力紅寨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