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伱上奏來,說梁夢龍奪情事,詣賢阻之。”朱翊鈞的小手摸向了奏疏,開口問道。
孫繼皋跪在地上,擲地有聲的說道“孟子離婁上曰責難于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臣為翰林院修撰,理應責難于君,陳善閉邪,以正吾君,此乃臣恭敬之心。”
朱翊鈞一聽,嗤笑一聲說道“你這書就讀了半截嗎還有一句呢,吾君不能謂之賊,你怎么不說,當朕沒讀過書馮大伴,教教他”
馮保一聽俯首說道“臣遵旨。”
“孟子離婁上有云泄泄猶沓沓也。事君無義,進退天禮,言則非先王之道者,猶沓沓也。孟圣人什么意思呢,就是說,人臣事奉君主應當盡義,有禮。”
“何為盡義逢迎為悅,而不以匡弼為忠,是無義矣。”
“何為有禮今進不能正君,退不能潔己,是無禮矣。”
“孫編撰,咱家說的對與不對”
孫繼皋眉頭緊蹙,意識到了事情不妙,皇帝身邊的宦官,這書讀的這么通透,對圣人訓理解的這么深入嗎他琢磨了半天,只能說道“大珰所言在理。”
馮保當然說的有理,因為他這些話,根本就是在皇帝講筵的時候,偷偷學到的
矛盾說、公私論這些東西太復雜了,儒學經典都簡單了起來。
馮保繼續說道“今天臣子們,所有的謀劃,都是出自于世俗功利的一家之私,所以先王法度不斷的敗壞,覺得難,就不說先王之法,只因循歲月,顧慮身家之私,全無體國之誠、急君之念,這就是沓沓,就是啰里啰嗦說不清道理。”
“孫編撰,咱家說的對與不對”
孫繼皋咬著牙再說道“大珰所言極是。”
馮保這才往前走了一步說道“這就是了,你剛才引用責難陳善的典故,顯然就是讀書少、讀書不好、讀書不精還斷章取義,你可是狀元,怎么能對先賢的話,偏聽偏信,斷章取義呢”
“你引用孟圣的話,一共三句話,你就就記住了兩句,第三句吾君不能謂之賊,覺得先王之道,非吾君所能行,所言所談沓沓,這是國賊啊”
孫繼皋終于忍無可忍的說道“陛下,中官辱臣甚哉還請陛下垂憐,莫要薄待臣子。”
朱翊鈞這才開口說道“馮大伴罵你了嗎哪里罵你了把你做的事說了一遍,就是罵你嗎”
“自永樂至成化年間,閣臣回鄉丁憂一共十人,分別是楊榮、胡廣、黃淮、金幼孜、楊溥、江淵、王文、呂原、李賢、劉吉,全部奪情起復,最長不過六月奔喪回朝。”
“廢相之后,六部分中書之權,六部任天下事,職權關乎天下安危,共有十五位尚書奪情,分別是,吳中、趙羽工、蹇義、金濂、石璞、年富、白圭兩次、馬文升,永樂至成化年間,六部尚書全部奪情。”
“各部侍郎為佐貳官,一體奪情。”
“朕每日起床,看到四個字,敬天法祖,孫編撰,這不是我大明的祖宗家法嗎還是說,成祖到憲宗,不是朕的祖宗若不是,咱們去太廟看看”
孫繼皋俯首說道“可是自孝廟至今,奪情已絕,人子事親,送終為大,逆子為不孝。”
朱翊鈞就等著孫繼皋提到這一茬,立刻說道“你胡說八道,嘉靖十五年十一月,戶部尚書許贊,回鄉丁憂,爺爺下詔奪情,責令其三月回朝,馮大伴說你讀書讀的不好,你還不樂意,你不樂意什么你讀史了嗎”
馮保一直在憋著笑,陛下這張嘴,氣人經大圓滿。
“有嗎”孫繼皋不確信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