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處改動則是在獨角器上增加了一個放大鏡和螺旋微分鼓,這個螺旋微分鼓是旋鈕,用于細微的調節指標臂,讓指標臂能夠更加精準的指標記。
朱翊鈞先檢查了是否水平放置,張宏和馮保有恭順之心,他們做的放置架上有螺紋,可以調節水平,而后還要調節指標臂上的動鏡、水平臂上的定鏡,小皇帝的耐心極好,一點點的調節好了所有鏡片。
北極星勾陳一的光跨過了浩瀚星空,由廣闊無垠的天空射向了靜謐的紫禁城,穿過了窗欄射在了指標臂上的動鏡之上,動鏡反射的光照在了定鏡之上,定鏡并未進入朱翊鈞看的望遠鏡上。
朱翊鈞小心的推動著指標臂,動鏡移動光線移動,進入了朱翊鈞的視界之內,朱翊鈞開始調節微分鼓,小心的旋轉,最終讓勾陳一對準了望遠鏡中心的小黑點上。
朱翊鈞將指標臂固定夾緊,開始讀數。
放大鏡上度數為39°,而螺旋微分鼓上的98,朱翊鈞測得的度數為3998°,這是順天府皇宮文華殿偏殿的緯度。
朱翊鈞也不知道精準不精準,反正他盡力精確了。
朱翊鈞笑著說道“先生誠不欺朕也,先生說,萬物無窮之理莫不在變,果真如此,此物極好,送于元輔先生使用。”
“等會兒,朕親自寫道敕諭。”
朱翊鈞開始寫敕諭,寫了很久,才又謄抄了一遍,笑著說道“送先生便是。”
“宮禁了。”馮保接過了敕諭,有些為難的說道。
朱翊鈞一愣問道“宮禁對馮大伴還是個事兒”
“以前不是,現在是。”馮保頗為堅持的說道“陛下說過,宮里這條船不能從頂上開始漏,陛下身體力行,臣不敢違背,傳個信兒還行,傳旨不行,傳旨得開宮門。”
人都是會變的,馮保現在追求在文華殿上罵人,今天罵孫繼皋,陛下就指名道姓的讓他馮保來,沒讓張宏來,這就是馮保在完成了陛下親事農桑后,為保住自己的地位,所做的努力。
權力總是對它的來源負責,而馮保的權力只來自于皇帝,宮里這個斗獸場宮婢宦人們的權力,來自馮保這個老祖宗,他要是犯錯,下面人跟著犯錯,刺王殺駕案,是他的恣意導致出現了疏忽。
他開始遵守宮禁的時候,宮里再沒人敢私自放人進來參觀了。
朱翊鈞一聽也是一樂,笑著說道“嘿,馮伴伴所言有理,明日吧,明日再傳旨就是。”
小皇帝不復雜,尤其是天天跟在小皇帝身后當尾巴的馮保和張宏,對小皇帝非常了解,渾然如玉的赤子之心,純白至質,說得再難聽點,就是一眼看穿。
馮保和張宏做事對的時候,陛下心情極好就會叫伴伴,若是做的還算不錯,陛下會叫他們大伴,若是做的不好,陛下一般都是直呼其名。
馮保在極力避免皇帝叫他的名字,他已經沒有再一再二的機會了,再三就是死路一條。
次日的文華殿缺少了萬士和,萬士和被自己的弟子給氣的厥了過去,也是讓朝臣們目瞪口呆,只能說孫繼皋的確是不當人子,拜了座主,卻聽張四維的話,那為何不拜張四維座主
萬士和還上了道致仕請辭的奏疏,廷議給否了,葛守禮最是反對,萬士和跑了,那挨罵的不就變成他了嗎
大明軍每日奏聞了戰報,而李成梁和張學顏上了老長老長一道奏疏,朱翊鈞看了一遍,都覺得有些暈,張學顏估計把這輩子的馬屁都總結到了奏疏中,李成梁是武將不善言辭,他是車轱轆話車轱轆說。
反正就是廷臣們高明,元輔硬氣,皇帝陛下又高又硬,肯讓武將展布,還給了半餉,而且還承諾打完仗給全餉、撫恤、恩賞。
最最重要的是,皇帝陛下自己掏腰包補全了軍餉,如果不是兵兇戰危,有仗要打,兩人就是爬也爬到京師來,給小皇帝磕九個頭,以謝圣恩。奏疏中,他們也高喊著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一定好好殺敵,連賊巢的蚯蚓都挖出來砍兩半,雞蛋黃都給搖勻了,送到御前請陛下明鑒。
自嘉靖年間以來,國帑內帑分明后,這么多年了,光聽說皇帝從國帑往內帑摟銀子的,這是第一次看到皇帝往外吐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