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系通天之禮器、王權之象征,故不許旁人覬覦,歷代皆禁天文歷法,為同一道理。”
“周禮春官宗伯載太史之職掌,正歲年以序事,頒之于官府及都鄙,頒告朔于邦國。”
“周禮也是朝廷掌管天文歷算之學,然后頒布給官府和京畿,并且給諸邦國,諸侯臣民共遵用之。”
“官營天文之勘誤,私習天文之厲禁。”
張居正了第二份彈藥,為何歷代都要禁止私習天文歷算因為這東西,通天通神、王權攸關,和九鼎一樣的通天之禮器,現在歷法不準了,不正是代表著朝廷不能通天通神了,還不快快修好,難道要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嗎
朝廷掌管天文乃是理所當然,現在民間比朝廷在歷法上還要厲害,那才是大完蛋。
“商湯搗夏社而復夏社,周文王之造靈臺而毀商社,私習天文歷算,而投效新主者,在舊朝固為罪犯,在新朝則為佐命功臣矣吳范之于吳王孫權,張賓之于隋文帝,李淳風之于唐太宗,劉基之于太祖高皇帝,皆如此。”張居正把第三份彈藥給了小皇帝,這份彈藥,可謂是火藥船級別的重磅炸彈。
朝廷修的歷法,還不如民間的好,天下大亂是可以預見的。
劉基有天文書一本、匝天術輔弼太祖高皇帝,劉基致仕抵家后,病重了,以天文書授給兒子劉璉說亟上之,毋令后人習也劉基死時,告誡兒孫不得學習天文歷算,而且要把天文書還給太祖高皇帝。
“先生的意思是可以辦”朱翊鈞笑著問道,他接受了張居正的彈藥,并且將其上膛。
張居正十分確認的說道“是,欽天監就在貢院和國子監的對面,觀星臺,就修在欽天監吧。”
朱翊鈞點頭說道“嗯,那皇叔和欽天監丞周相,一起督辦此事吧。”
朱載堉俯首領命,朗聲的說道“臣領旨”
朱載堉父親朱厚烷已經把過去的恩怨放下了,在朱厚烷看來,先帝都恢復爵位,還給加了四百石的俸祿,這就是認了錯,這個皇帝至高無上的年代,先帝裝糊涂當不知道,朱厚烷這輩子都離不開高墻。
而朱載堉其實一直爭的對錯,不過是不甘心的爭命。
現在皇帝讓他主持新歷修纂,是放下了過去的對錯,給了他一個斧正新的對錯的機會,仍然是在爭對錯,卻又有不同。
朱載堉和張居正離開了文華殿偏殿,站在冬日的陽光之下。
“先生的矛盾說,能借我一本嗎”朱載堉決定看一看,父親大力推薦的矛盾說,究竟是個什么學問,今日朝事,張居正,比他想象的更加強大。
但就是這么厲害的張居正,那么聰慧的小皇帝,做事也是如此的艱難。
張居正頗為確切的說道“那是陛下的矛盾說,你應問大珰索要。世子殿下,京師龍潭虎穴,不比懷慶府河內縣,定要謹慎再謹慎,小心再小心,能不說就不說,茲事體大,提前說清楚。”
在歡迎鄭王世子朱載堉入京,彰顯親親之誼的大宴賜席上,小皇帝因為忙于習武、農桑,未曾出席,而本次親親之誼的主角朱載堉也未曾出席。
朱載堉拿到了矛盾說后,讀書忘記了時辰,他對這些繁文縟節也不感興趣,尤其是知道小皇帝不去,那他就更不去了,再加上張居正的叮囑,朱在十王府住下的朱載堉,就過起了深居簡出的日子,
朝臣們根本見不到這個世子。
朱載堉比較遺憾的是,他這個侄子對于音樂,根本不在意,他最擅長的就是樂律,小皇帝也就看了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