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笑著說道“知道,馮大伴,給皇叔解釋下什么是歲差。”
“天年地年各不同,地年短,天年長,此為歲差。”馮保言簡意賅的解釋了一下,他可是很認真的聽了,至于天年地年的定義,馮保不甚了解,他又不是干這個的,但是知道定義就足夠了。
朱載堉呆若木雞,皇帝陛下身邊真的是臥虎藏龍,歲差這個概念,問狀元孫繼皋,孫繼皋都不知道
“皇叔測得歲差為多少”朱翊鈞有些好奇的問道。
朱載堉俯首說道“一年偏差一分四十三秒七十三微二十六纖,凡25202年91日25刻行天一周,就是說,地軸所指北天極那顆星星,在兩萬五千多年之后,就會再次變成勾陳一,也就七十年二十刻西退一度。”
“皇叔厲害。”朱翊鈞呆滯的看著朱載堉。
郭守敬授時歷測定歲差為六十六年,朱載堉測定的時間為七十年二十刻,正確答案是七十一年八個月后退一度。
皇叔在此,誰再說大明歷法沒有進步,就派出皇叔碾出戰
大明無算,那只是大明朝廷因為朝中風力輿論,不能成行而已。
要知道朱載堉是鄭王世子,他爹是罪庶人、大明有祖宗之法不能學歷,朱載堉冒著天大的政治風險學習歷法、受困于王府藩禁就缺少歷法實測數據、更沒有任何天文設備的情況下,獨自一個人歷法研究,其難度可想而知,得到的結果卻硬生生的往前推進了一步。
朱載堉狂,確實是有狂的資本。
“朕聽聞皇叔擅長算學,日后就教朕算學吧。”朱翊鈞給朱載堉找了一個差事,教皇帝學數學,當然誰教誰,那就有趣的多了。
朱載堉頗為鄭重的說道“臣想建一個觀星臺,以勘正歷法錯謬之處。”
“先生以為呢”朱翊鈞看著張居正問道。
張居正之前就知道小皇帝有修歷的打算,但這件事得一步一步的來,他打算給小皇帝點彈藥,好讓小皇帝罵人的時候,彈藥足夠的多,能把對方罵成傻子。
他斟酌了一番說道“有人言太祖高皇帝禁歷法開歷代禁天文歷算之比,這便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學了但是沒學全,讀了書,但只讀了一點點。”
“晉書曰禁星氣、讖緯之學。”
“唐律疏議卷九曰私習天文者同讖書、兵書,違者徒二年。”
“宋太平興國二年十二月丁巳朔,詔以六十有八人隸司天臺,余悉黥面流海島,宋律云私習匿而不言者論以死,募告者賞錢十萬。星算伎術人并送闕下。”
“元史世祖紀天下私藏天文圖讖,有私習及收匿者罪之。”
“洪武六年,太祖下詔欽天監人員永不許遷動,子孫只習學天文歷算,不許習他業;其不習學者,發南海充軍。”
“所謂習歷者遣戍,造歷者殊死,算是誤讀,應是欽天監子孫不學天文歷算者戍,私自造歷法者斬。”
張居正了第一份彈藥,哪怕是萬歷年間,哪怕是在大明朝,對大明太祖高皇帝的歷法之禁,也多有誤解,是欽天監官員的子孫們,不學天文歷算就去南海充軍去,民間私自造歷法的斬。
張居正繼續說道“左傳言昔王孫滿之斥楚子鼎之輕重,未可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