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接著說道“先生曾經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凡夫不可語道,人最大的恐懼就是未知,當我們不知道的時候,就會覺得可怕,自然而然的升起抗拒,但其實,了解了這里面的無窮之理,就會發現,不過如此。”
“諸位且隨朕來。”
大明皇帝帶著一眾文武來到了另外一個長寬高不過半尺的風道面前,這個風道里面,沒有水,只有一個帶有兩個水平平衡翼的船只模型。
“八方掛鉤,負責平衡維持模型不會來回亂動,而在船只的底部也有一個掛鉤。”朱翊鈞將所有的砝碼鐵片安裝好后,打開了風口,開始一點點的降低底部砝碼鐵片的數量,直到帶有水平平衡翼的船只慢慢的離開了接觸面,懸浮在空中的時候,他才停下了手里的砝碼。
讓小飛機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懸浮在風道之中。
不可思議而神奇的一幕,真真切切的出現在所有人面前。
朱翊鈞頗為感慨的說道“為什么會這樣一切的一切都要從硬帆走逆風說起。”
“硬帆在竹條的支持下,就變成了一個凹凸面,風吹過凹面的時候,速度會放緩,而風吹過了凸面的時候,速度會加快,這樣就產生了一個托舉和推動的力,這就是面所有一切現象的根本原因。”
“木球在水流和風中穩定,硬帆在逆風中航行甚至走的更快,加了水下平衡翼,會更快,加了水平的平衡翼會在水面飛行,都是因為硬帆凹凸面的緣故,風在吹過凹面時會增速,吹過凸面時會減速。”
飛機為什么會飛,就是這個原因。
水翼帆船可以看做是四個機翼在船負責平衡,即便是如此,也只是航行很快的小帆船,做不成百料甚至是千料的大船,大船和小船完全不同,小船和模型又完全不同。
朱翊鈞頗為感慨的說道“諸位大臣們,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但仍然不知其必然,這個凹凸面的神奇現象,究竟是因為什么凹凸面究竟如何彎曲,能夠在相同的條件下獲得更大的托舉的力這個凹凸面還有怎么樣的神奇應用朕仍然不知其必然。”
“誰能為朕解惑呢”
無一人應答,朝臣們還在研究那個凹凸面的問題,皇帝問知其所以然之后的必然,誰能說清楚呢
對于硬帆凹凸面的神奇,他們也是第一次知曉。
朱翊鈞看著無一人應答,才笑著說道“這架水翼帆船,就送到松江造船廠,讓他們試試制造,若是真的有水翼帆船,能夠以這種航速航行,不說運貨,就是傳遞消息也是極好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下而求索,袞袞諸公,此句送與諸位共勉。”
廷臣們帶著滿腦袋的問號離開了文華殿的偏殿,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小皇帝用踐履之實的鐵拳,一拳砸在了所有人的思想鋼印之,天下無窮之理,居然能夠如此多的奧妙。
朱翊鈞則是將水翼帆船的模型拿在手,看著朱載堉說道“皇叔,能為朕解開這些疑惑嗎”
“臣盡力。”朱載堉一時間壓力極大,狂生到了京師之后,實在是狂不起來,這個不務正業的小皇帝,總是提出許許多多令人撓禿頭,而無法回答的問題。
感謝“1高山流水1”的100000點打賞,本書再增加一個盟主,萬分感謝支持和認可,大家的本章說后臺是可以看到的。求月票,嗷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