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素在這個基礎,采用了一種估值的方式,先大致求出近似根,再設誤差b,一步步的精確。
求一個0的近似解,設b,代入可得bbb,是可以解的常數項,b是不好計算的高次項,直接砍掉,進而得到一個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只要求出一次項系數,就可以迭代得到方程的近似解了,不管這個方程次數多么高,都能無限近似下去。
這個在后世被叫做微分,這個迭代求解高次方程方法,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偏應用向求近似解的辦法,但的確是微分的無窮切割。
再之后呢之后就沒有了。
甚至連王文素枯坐數十年窮經皓首的成果,也不過是商人手里算賬的工具書罷了,沒有廣為流傳,而葛守禮拿這五十五卷的書獻來,不過是解決一些沒有教材的燃眉之急罷了。
大明的數學相比較宋元,是有進步的,但是這種進步是零散的,不成體系的。
朱翊鈞看著自己這一大堆的算學巨著,知道自己有得忙了。
朱載堉刪減了一些占病法、孕推男女的內容,重新編纂過的算數啟蒙,啟蒙就是啟蒙,加減乘除解方程,水平大抵相當于后世小學到初中教材,對數學進行了簡化,六卷的泰西算學對于朱載堉而言,很容易理解,各種數學符號和代數思維,讓數學變得簡明扼要了一些。
而更高階的算學教材,得等朱載堉研究明白了手中三本巨作,才能繼續編纂。
朱翊鈞才十二歲,他等得起。
陳璘在京師看了個小皇帝怒斥群臣的熱鬧后,帶著自己的三體水翼帆船再次南下,向著松江府而去。
回到松江府的陳璘需要再次執行海洋測試任務,這一次是前往月港、至澎湖巡檢司,到呂宋,而這一次,一共有七條水翼帆船,一起前往大明呂宋總督區,殷正茂已經被正式任命為了呂宋總督。
這不是大明第一次任命呂宋總督,第一次任命呂宋總督在永樂三年,許柴佬就領大明印綬,為呂宋總督,統攬軍、政、財、文大權。
在俞大猷的海防諸事規劃里,呂宋馬尼拉也會設置一個巡檢司,專門負責緝私。
陳璘之所以要前往呂宋,第一是為了繼續測試水翼帆船,第二則是為了確定一下紅毛番的大帆船,今年是否會如期到港。
大明需要白銀,需要海量的白銀流入來激活大明的商品經濟,增加大明商品的流通性,完成國稅改革,但是大明伸出了一爪子,把西班牙呂宋總督區重新納入了大明的麾下。
而西班牙需要大明的海量商品,來緩解國內愈演愈烈物價騰飛的矛盾。
是戰是和,這是一個問題。
算學寶鑒里關于乙方的概念,到底是不是導數,仍然有爭論,乙方,的確是等于甲乘甲求一階導的結果,僅從這一點來看,我們確實可以在王文素的方法中找到“導數”的影子,但也就是個影子,算學寶鑒一元高次方程解法,還是一種差分近似了微分的數值解法,寫到這里,還是有些唏噓和遺憾。求月票,嗷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