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從來都不是張居正這樣的理想主義的踐行者,所以他對于羞辱這件事兒,毫無罪惡感。
小皇帝從來不修仁德,大明剛換了兩部尚書,的確不太好再動吏部尚書,但是想讓皇帝給張翰什么好臉色,那絕無可能,門都沒有。
實事求是的講,朱翊鈞的要求不算高了。
葛守禮、王崇古、萬士和,也都是晉黨,但是這次的恩賞,都是一體恩賞,朱翊鈞也就是要求他們在其位謀其政,配合張居正的政令,好好推行新政,讓朝堂振奮。
這個要求,真的不算高。
陳太后和李太后帶著潞王朱翊镠,再次來到了寶岐司,今天是番薯收獲的日子,因為安東尼奧的恭順之心,為了求投資,拿出了一些看起來很廉價,但是對于大明而言,極為珍貴的禮物,大明的培育薯苗的工作再次展開。
朱翊鈞哼哧哼哧的在土里翻著土豆和甘薯,而朱翊镠已經不再用尿和泥了,畢竟長大了一點,朱翊镠現在開始挖蚯蚓了,將蚯蚓拉的老長,而后猛地松手,有的時候拽的猛了,蚯蚓直接被拽成了兩截兒。
朱翊镠真的是樂此不疲,玩的非常開心。
寶岐司的寶岐學士徐貞明,看到這一幕就直搖頭,這些個蚯蚓,是專門翻土用的是農具
“徐學士,你是江西人”朱翊鈞在收土豆的休息時間,看著徐貞明問道。
“是。”徐貞明老老實實的點頭說道。
“傅應禎是江西人,還是你的同榜、同鄉、同師,這次這個余懋學也是江西人,何心隱也是江西人,朝堂這些事兒,你不懂,就不要摻和了,拿著全楚會館的腰牌好好做事。”朱翊鈞搖著大蒲扇,秋老虎臨近中午的時候,還是酷熱,到了傍晚有冷風陣陣,晝夜氣溫差距極大。
小皇帝一點貴人的模樣都沒有,話雖然平靜,但是話的意思很明確,徐貞明就是百事不會,只會種田,等閑參與到了這等規模的黨爭之中,怕是要被攆出全楚會館。
這對徐貞明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技術人才就埋頭搞政治,不要參與到政治之中,胡亂表態,于己不利,于國不利。
這種提醒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徐貞明真的不會。
徐貞明愣了許久,才低聲說道“我已經去牢里看過傅應禎了。”
“糊涂”朱翊鈞一聽臉色就是一變,重重的嘆了口氣說道“伱說你,你說你,你閑的沒事,就編纂下農書,你去看什么傅應禎”
上次傅應禎彈劾張居正,被小皇帝一頓羞辱,而后致仕,但是傅應禎沒走完手續,就鋃鐺入獄了,因為都察院的御史,彈劾傅應禎收受賄賂,為權豪張目,這入獄就是調查一番。
在萬歷三年十月份,受賄仍然不是什么大事,姑息和賄政相輔相成,而考成法正在破壞姑息,唯有姑息之弊被壓下去,這賄政才能解決。
所以,傅應禎這次入獄,本就不會有什么事,就是調查一番,讓他滾蛋回籍,不得簽書公事。
徐貞明參與到這種事里,就是糊涂。
“氣死咱了。”朱翊鈞站起來跺了跺腳,看著徐貞明,變得無奈了起來,搖頭說道“你為什么要去看他”
徐貞明似乎仍然未能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想了想說道“他的家人為他奔波,他家人找到了我說看在同鄉、同榜、同師的份上,搭救一二,我知道自己沒本事搭救,就是到牢里探望一下。”
“你中招了。”朱翊鈞看著徐貞明說道“剝皮見骨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