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朝議就到這里了,散朝。”朱翊鈞說完就站了起來,背著手離開了皇極殿,奔著文華殿去了。
他已經跟張居正提前打好了招呼,就不用廷議了,張居正要到文淵閣當值,也是摸不清楚小皇帝的脈,遂在文華殿偏殿,請求覲見。
朱翊鈞很快就宣見了張居正入殿。
“先生想來是有些疑惑的,朕怎么突然就答應了孟重,對土蠻議和,封貢之事,對吧。”朱翊鈞面色嚴肅的說道“俺答汗,已經不是第一次漲馬、牛、羊價格,他現在還要漲羊毛價,朕以為雞蛋不能放一個籃子里。”
“俺答汗是個聰明人,他清楚,羊多了,馬就少了,長此以往,會失去引以為傲的機動力,而大明對草原的經濟羈縻多了,他的權威就會削弱。”
“所以,他才要漲膨潤土和羊毛的價格,而答應土蠻封貢,俺答汗若是漲價,就不買他的,買土蠻汗的便是。”
“無論議和封貢是否能夠成行,俺答汗心里都要有點數,朝廷也不是他一個選擇,這是其一。”
俺答汗覺得自己可以以皮草等貨物,威逼大明朝廷,這和黎牙實最開始提出的通商條約非常相似,黎牙實要求大明只和西班牙貿易,而不和葡萄牙貿易。
這也是為何安東尼奧這個葡萄牙的王位繼承人,能夠獲得大明一定投資的原因。
朱翊鈞眼睛微瞇的說道“其二,則是朝中多有質疑遷安伯、寧遠伯的在塞外的功勞,還有什么比受害者現身說法來的更加直接,能夠證明戚帥對他們的傷害呢這種質疑便不攻自破了。”
“其三,朕想看看,一片草原兩個王爵,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兒。”
戚繼光站在桃吐山前,為何想要改變之前的戰略目標,從威逼喀爾喀五部撤軍,到徹底將土蠻汗趕出遼東。
戚繼光最擔心的事兒發生了,朝廷鼓噪風力輿論議和,而朝廷從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考慮,答應了這種風力輿論。
那戚繼光還能有再次出塞作戰的可能嗎
所以戚繼光必須要判斷,是不是唯一的機會,包括熟悉朝堂的梁夢龍也是如此的悲觀,同意戚繼光繼續北上。
馬芳認為皇帝好大喜功,武德充沛,自正統年間,皇帝不再習武之后,大明哪還有這么武德充沛的皇帝
最后戚繼光選擇了再信皇帝一次,可是皇帝似乎辜負了戚帥的信任,答應了朝臣們請求封貢議和,京營組建,靡費五百萬銀,最終的結果,就是打完了一仗,到這里結束了。
真的結束了嗎
朱翊鈞看著張居正仍然凝重的表情說道“寧遠伯李成梁開了個好頭啊,敵人挑釁就停貢市,出塞平寇,先生認為土蠻汗會老老實實的封貢,不輕啟邊釁嗎他不會老實的,他一定會覺得大明服軟了,不想打了,而后得寸進尺。”
“這些狗東西,蹬鼻子上臉最是擅長。”
“換句話說,先生以為,咱大明和土蠻諸部的矛盾,會因為封貢的事兒,就達到一個穩定的沖和狀態嗎”
張居正略顯有些恍惚,陛下非常清楚,這個邏輯非常簡單,大明和土蠻汗還沒打夠,還得繼續打下去,這只是一個間隙罷了。
“先生不會以為朕真的不想打了那不是朕能決定的,是矛盾決定的,大明和土蠻的矛盾已經根深蒂固,不是打一仗就能結束的,還沒打夠,還有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