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點政治余地的試探,就是激化大明朝廷和遼東的矛盾,若是搞出一日武裝巡游這種亂子來,于國朝而言,那真的是俺答汗、土蠻汗、建奴一起看樂子了。
李成梁的選擇是,請忠君體國侯于趙前往遼東巡按。
站在李成梁的角度去想,朝廷有功真的賞,銀錢一厘不缺,還給了世券,李成梁再跟手下說,朝廷待我太薄,我要擁兵自重,手下的軍兵莫不是覺得李大帥在糊弄鬼。
譚綸作為兵部尚書,用帶有極大政治余地的手段,將試探遼東是否要藩鎮化的這件事,完美的解決。
這就是朱翊鈞要親自給譚綸披上鶴氅的理由。
“國有愛卿,大明之幸。”朱翊鈞的話是真心實意的,一個上陣殺敵的文進士,當兵部尚書,確實合適,大明眼下還有一個文進士也上陣殺敵,那就是殷正茂。
譚綸仍然覺得陛下太過恩厚,多大點事兒這不是一個兵部尚書該做的嗎
譚綸俯首說道“分內之事罷了。”
朱翊鈞的笑容格外的陽光燦爛,他擺了擺手說道“朕回宮去了。”
小皇帝邁著四平八穩的四方步離開了禮部衙門回宮去了,六部衙門和錦衣衛衙門,都在皇極門外,就在家門口,幾步路的事兒。
萬士和送走了一眾官員后,就去了王崇古的私宅,和王崇古把禮部發生的事兒說了一遍,卻唯獨漏了那句陛下說的土蠻諸部還是有別的選擇。
萬士和這不是試探,是有些事兒,陛下能說,臣子不能說。
王崇古能聽明白嗎當然能都是千年的老狐貍了,這點話音兒還是能聽出來的。
萬士和剛一離開,王謙就從陰影里走了出來,低聲問道“父親,放火嗎不把張四維看在眼皮子底下,怕是要出事。”
“放”王崇古沒有任何猶豫的說道。
退一萬步講,看在永定毛呢廠賺銀子的份上,王崇古也要放這把火,燒了張四維的家宅,把張四維搞到自己眼皮子底下看著才安心
半夜的時候,張四維的家宅突然就走水了,冬天天干物燥,火勢一起,譙樓瞭望樓的校尉,立刻就敲響了銅鑼,火夫們立刻就往火場而去。
但是張四維的家中,已經燒的不能住了。
張四維在京師的家宅不止一處,但是當天晚上,張四維他就搬到了王崇古的家中去了
張四維太害怕了,他又不是傻子,這次的火災根本不可能是意外,再加上上次毒藥的無頭公案,讓張四維膽戰心驚,而他能倚仗的當然只有自己的刑部尚書舅舅了。
而刑部尚書舅舅王崇古,接納了投奔而來的張四維,還非常肯定的說,要查清楚真相,給張四維一個交待
王崇古是刑部尚書,刑名當然歸他管,但是縱火案實在是太難查了,一把大火,什么證據都燒干凈了。
萬歷三年十二月初四,一個讓所有人都意外的人入京了,大明前任首輔高拱的車駕出現在了會同館驛,入京來了
京師內外,一片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