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居正之所以要說這件事,是因為他要議論大明錢法,云南滇銅的擴產已經箭在弦,大明兵仗局終于拿出了讓皇帝滿意的銀幣來。
張居正甩了甩袖子,摸出一排的銀幣依次擺開開口說道“這是一兩3725、五錢、一錢銀幣,這是白銅錢。銅錢摻了錫鉛鐵,萬歷通寶一兩銀幣等于一千銅錢,五錢銀幣等于五百銅錢,一錢銀幣等于一百銅錢。”
“陛下,臣有鎮庫大錢獻。”工部尚書郭朝賓俯首說道。
“呈來。”朱翊鈞以為的大錢,頂多就是手掌大小,但是他錯誤的估計了這個錢的大小。
等到呈來的時候,朱翊鈞看著車輪大小的大錢,呆愣呆愣的問道“這是大錢”
郭朝賓俯首說道“是的,這就是臣制作的鎮庫大錢,徑一尺八寸七分,銅錢重83斤9兩8錢,銀錢重98斤7兩4錢,金錢重180斤2兩8錢。”
相同尺寸的金銀銅錢,其重量隨著密度的升而升,朱翊鈞看著抬來的三枚大錢,鎮庫,自然有鎮庫的意義。
首先其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大明的貨幣設計,能夠在近兩尺的大錢展現的淋漓盡致。
銅錢是鑄造的,還是原來的造型,天圓地方,方便大明百姓使用和攜帶。
而金幣和銀幣,則是去掉了中間的孔方,是圓形軋壓,這自然是借鑒了泰西的鑄錢法,也是踐履之實,因為軋壓很容易讓中間的孔方變形,所以工部軋壓的時候,選擇了圓形。
面有著繁瑣而精美的花紋,用以防偽,工部選擇的花紋是麥穗,在工部看來,陛下親設寶岐司,意義重大,所以直接取了寶岐司的寓意,用兩根弧形的麥穗作為填充,正面寫著萬歷通寶,背面寫著錢的重量,一兩、五錢、四錢,還有具體的時間,萬歷四年制。
鑄幣不精美,不如不鑄幣。
鑄造鎮庫大錢的意義,還代表著大明工藝的革新,從鑄錢到軋壓的工藝改進,而這個改進,代表著銀幣那些有礙觀瞻的氣孔不復存在,而且銀光閃閃,經久耐磨,最重要的是尺寸和重量,得到了規范。
“好好好”朱翊鈞手里拿著即將發行的銀幣,笑著說道“好好好,好得很,郭尚書辦事得力,很好。”
朱翊鈞詳細的聽取了工部和戶部關于軋壓銀幣、發行等若干方面的奏稟,對工部和戶部的工作做出了高度的評價,工部負責鑄錢,而戶部負責發行,分工非常明確。
“昨日塘報,大寧衛青龍堡失陷,土蠻汗向杏林堡而來。”張居正面色凝重的說起了另外一件事。
大寧衛的戰事,趁著冬天的時候,大明進攻,而現在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敵人的機動力開始恢復,對盤踞在大寧衛的大明軍,開始了反攻。
而且反攻的勢頭極為迅猛,先聲奪人,拿下了青龍堡。
所有人都憂心忡忡,只有小皇帝一臉的輕松,杏林堡和青龍堡的失陷是意料之中,畢竟冬天不能營造,剛剛春暖花開,土蠻部就開始了進攻。
求月票,嗷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