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攻破了青龍堡,但是青龍堡仍未建成,一場綿延數年的大戰,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不智,不必問訊。”朱翊鈞對戚繼光的兵敗,直接給出了最后的處置,這不是意見,而是皇帝的決定。
大明有沒有因為一個小小的橋頭堡,就被罷官免職的武將遠的不說,就是萬歷元年,北虜破宣大長城虎峪口關隘,劫掠高山、天成兩衛,自此引發了長城鼎建巡邊,馬芳因此被彈劾,王崇古從京師回到了宣大堵窟窿。
具體事情具體分析,這次的青龍堡,連個地基都沒建成,和宣大的當年的情況完全不同,如果一味的罔顧事實的引經據典遵循舊例,不依據踐履之實說話,很容易對戚繼光此次的失土,橫加指責,甚至說皇帝偏心。
朱翊鈞的意思是不問,戚繼光就是吃了敗仗,從大寧衛回來,那也是戰略進攻失敗而已。
“大司寇以為呢”朱翊鈞看向了王崇古。
王崇古聽陛下詢問他的意見,他頗為擔憂的說道“桃吐白土官廠丟了沒陛下容稟,白土可以重復利用,但也會有損耗的,所以,臣擔心白土會供應不上,俺答汗剛剛老實了幾天,恢復了原來的供價,若是桃吐山丟失,那就不妙了。”
“那倒沒有。”朱翊鈞搖頭說道。
“那就不算兵敗。”王崇古頗為確信的說道,桃吐山是整個大寧衛外防區的鎖鑰,桃吐山不丟,大寧衛就不算戰敗,桃吐山丟了,王崇古自然要急,誰攔著他掙錢,他就跟誰急。
毛呢生意如火如荼,這桃吐山的白土,不容有失
張居正將塘報放在了另外一旁,繼續進行廷議。
駙馬都尉許從誠,奏乞肩輿,肩輿就是扛在肩膀上出行的轎子,而兵部覆說,世宗皇帝有祖宗成法,外鎮除公侯伯都督等官,包括外戚駙馬、在京四品以下文職、在外撫按三司以下,俱不許出入乘轎。
武官都督、公侯伯爵,可以乘坐轎子,京堂四品以上、在外巡撫、巡按、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其余都不能坐轎子出門。
萬士和補充了這條祖宗成法,京堂四品以上也有禁轎攆的時候,比如兵部尚書在下營之日,只能騎馬,不能坐車前往,而且軍職上馬不得帶上馬凳,這都是當時世宗皇帝做出的規定。
萬士和讀完了世宗皇帝實錄的國史,對這條規定了解的很深入。
嘉靖六年,世宗皇帝還是勵精圖治的君王,不沉迷于神仙之事,在軍馬大閱的時候,世宗皇帝雷霆大怒,秋天閱兵,那些軍將們連上馬都費勁兒,甚至有些武勛連馬都不會騎,百官出行全都轎子一大堆,自此有了這個祖宗成法。
嘉靖二十一年后,這條政令不再被普遍遵守,到了萬歷年間,這條祖宗之法就被翻了出來,再次嚴格執行。所以駙馬都尉許從誠乞求轎子出行。
最后廷議的結果是遵從祖宗成法。
糊名草榜,底冊填名的考成法有了成效,所以吏科給事中王希元被升為了云南按察司僉事,張居正把自己的心腹王希元送到云南的目的,自然是為了滇銅的開采之事。
張居正也沒有掩飾自己的目的,就是讓王希元監察滇銅開采,辦得好大功,辦不好大過。
四川報流星天象,說的是二月初三辰時,有流星二道,一道赤紅,一道柏綠,各長丈余,在天球的正東方向開始,向西南流去,天因為兩道流星如同敲鼓一樣而嘶鳴。
有言官稱這是天人震怒示警,是朝中有大奸佞,皇帝理應修省
這不是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