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那就造著看看,若是能行,也不失為一門生意。”朱翊鈞聽完了王崇古的論述,最終肯定了張居正的探索,二十萬夏糧起運,只要朝廷運糧能夠成行,節省了運費,那權豪一定會爭相跟進。
水翼帆船能夠縮短大明京師到南衙的信息距離,而對海船運米容易翻船的問題的研究,可以縮短大明京師到南衙的米糧距離,一旦能成功,就是天大的幸事兒。
意義重大。
當朱翊鈞帶領群臣回到了文華殿正殿的時候,緹帥趙夢祐從急匆匆跑來的緹騎手中,拿過了一本塘報,遞給了張宏。
張宏呈送御前。
所有人的目光看向了大明皇帝,直接呈送御前的多數都是前線的戰報,顯而易見,是來自大寧衛的。
朱翊鈞打開看了之后,嘴角勾出一個一個笑容,笑容很快擴散變得陽光燦爛起來,他笑著說道“是捷報。”
捷報啊那沒事了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這不怪朝臣們緊張,自從嘉靖以來,北邊的戰報,不是北虜集結,就是總兵、副總兵、參將陣亡、營堡被攻破、長城烽火狼煙、百姓被劫掠的消息,這突然塘報傳到了文華殿,朝臣們自然十分緊張。
朱翊鈞樂呵呵的說道“戚帥不愧是戚帥。”
“土蠻汗帳下萬戶把速把亥、董狐貍等,過青龍堡進攻杏林堡,被戚帥設伏,陣斬兩百余,敵人見有埋伏退兵,戚帥親領步營至青龍堡外再阻敵退路,斬三百余,速把亥狼狽逃竄。”
“戰線向前推進五里有余,青龍堡七月功成,土蠻汗再無南下逞兇的可能。”
“先生,戚帥是故意誘敵深入嗎”
這次是野戰大勝,朱翊鈞甚至懷疑,戚繼光是不是故意誘敵深入,這情況有點眼熟,萬歷元年董狐貍中伏,似乎是如出一轍。
這顯然是伏擊戰,而且是兩次伏擊,目的就是推進戰線,保護青龍堡營造。
青龍堡一旦落成,大明真的進可攻退可守,土蠻汗怕是每天睡覺,做噩夢都是戚繼光打來了。
“臣不知兵。”張居正看完了塘報,搖頭的將塘報遞給了兵部尚書譚綸,張居正還真的不知兵,他給邊將們的信箋里,多數都是政治方面的考慮,至于軍事方面,張居正選擇相信軍將們的智慧。
張居正負責畫策,也就是保證朝堂的風力輿論,讓前線軍將們作戰不是那么束手束腳。
譚綸翻閱之后,遞給了王崇古,王崇古看完才傳閱給了別人。
譚綸看著王崇古問道“大司寇以為呢”
“我的看法和大司馬想的一樣,這就是戚帥下的套兒,土蠻汗又上當了,或許這就是戚帥吧,總是能在戰局之中,選擇作戰時間和作戰地點,利用天時地利人和,完勝對手。”王崇古深切的知道戚繼光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