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蠻汗并不能構成威脅。”三娘子十分確信的說道“被打的東躲西藏的只是老鼠,而不是猛虎。”
土蠻汗的實力其實并不強大,作為宗主大汗,卻沒有宗主大汗的實力,即便是回到了大鮮卑山以西,左翼三部也不畏懼,被大明打的抱頭鼠竄的土蠻汗,會喪失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勇氣。
王崇古這才露出一絲笑容說道“我現在確信你入朝是來談生意的了。”
封王是政治羈縻,貢市是經濟羈縻,羊毛生意,可以有效的提高經濟羈縻的約束效率,三娘子和左翼三個萬戶說漢話,是文化羈縻。
但是缺少軍事羈縻,以上的羈縻都是空中樓閣的鏡花水月。
三娘子確實是來談生意的,一個長期穩定的價格,對于大明而言,是有利的,大明也不希望原材料的漲跌幅度太大,那會對大明的生產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
至少三娘子沒有蠢到說出,你們大明不給我們漲價,我們就大軍南下;也沒有蠢到說出,只能買我們的羊毛,不能買別的地方的羊毛;至少三娘子沒有蠢到要跟皇帝約為叔侄之國,大言不慚。
而是實打實的談生意,這種務實的態度和做法,是有利于彼此的交流的,生意,王崇古非常擅長。
朱翊鈞開口說道“夫人所請,和大司寇談便是,毛呢官廠的生意,歸大司寇管。”
作為皇帝,朱翊鈞答應了下來,可以談。
大明和北虜就這樣可以一直和平下去嗎如果大明不主張收復河套,那可能會這么安穩下去,歷史上也是如此,但倘若大明主張收復河套,那就是戳到了北虜的肺管子上,那肯定還要打仗的。
三娘子這種堅定的主和派,也會一瞬間化為主戰派,河套是大明和左翼三部最大的矛盾點,答應了俺答封貢,其實就是答應了不再復套。
大明需要復套,因為不復套,大明西北的糧食不能自給自足,明末三邊延綏、甘肅、寧夏的幾次大旱直接造成了大規模的數十年的民亂,如果有河套,哪怕是大旱,也不會一口吃的都沒有。
不復套,大明的黃河也無法得到有效治理,每年的冰凌就能將一年治理的堤壩沖毀。
復套勢在必行,所以大明和北虜還會打仗。
不過打仗之前,把對北虜的分化工作搞好,很有必要。
“陛下,婦人有一不情之請。”三娘子聽聞皇帝答應了談買賣之后,也是松了口氣,大明這邊恥于言利的風氣,她非常清楚,其實就是不務實,主打一個好面子。
但是三娘子看這光禿禿的地基,新皇帝在這種地方接見來使,怎么看都不像是個好面子的人。
這就好說了,大家都務實,那就好談,不務實,那談也是白談。
“既然是不情之請,那就不要請了。”朱翊鈞聽聞回絕了三娘子的不情之請,既然知道讓朝廷為難,那還說什么呢
三娘子呆愣了下,她再俯首說道“我是想去大寧衛看看。”
“是想去看看我大明在大寧衛到底能不能站得住也是想去看看桃吐山的白土是不是真的存在愿意去就去吧。”朱翊鈞斟酌了一番,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武力威懾,是需要讓北虜切實的看到武力,否則那就不是威懾了,而現在京營在大寧衛,那就讓三娘子眼見為實的去看看,大明振武這些年的成果。
“先生以為呢”朱翊鈞看向了張居正詢問元輔意見,三娘子能不能去,畢竟涉及戎事,尤其是布防和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