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其他三個案子呢”朱翊鈞也沒說自己信還是不信,王崇古也說了,那是他一家之言,至于到底有沒有,情況如何,那得個人去判斷了。
“歷歷有據。”王崇古最終選擇了站隊,歷歷有據回答了陛下。
“那這1728人論斬,大司寇以為呢”朱翊鈞不動聲色的再問。
王崇古根本看不出小皇帝的臉色變化,無法品出圣意究竟如何,再俯首說道“歷歷有據。”
別問了,殺就是了,你小皇帝天天在地基上開會,不就是為了殺人嗎
群臣再次安靜了下來,等待著皇帝的決定。
“殺。”朱翊鈞揮了揮手說道“朕意已絕,此事勿議。”
“臣等遵旨,臣等告退。”廷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俯首領命,而后離開了文華殿。
殷正茂和張居正留了下來,殷正茂要告別小皇帝回呂宋去了,而張居正要留下來繼續講筵。
殷正茂斟酌了半天,把自己對張居正說的話,又重復了一遍,殷正茂認為,張四維等二十四案犯坐罪論誅,或者干脆送到解刳院里,但他們的家眷,就隨他的船南下呂宋,永世不得回大明便是。
“先生也覺得不該殺嗎”朱翊鈞詢問道“朕之所以略有猶豫,實恐有損先生美名。”
張居正卻搖頭說道“臣以為該殺,殷部堂反復跟臣說不該殺,說臣和新政綁縛在一起,但是就臣看來,此新政非臣一人之新政,何來綁縛之說臣佞臣也好,奸臣也罷,榮辱自有春秋論斷。”
張居正相信,他之后,陛下仍然會堅定的繼續革故鼎新,那張居正新政,變成了萬歷新政,他個人的榮辱就和大明的歷史進程切割了。
至于張思維黨羽家眷之死,日后論斷此事,是他張居正黨同排異,還是為帝王走狗,還是張四維大逆不道咎由自取,這都由后人評述便是,張居正甚至是樂見其成的。
將新政的罪責陣痛攬到自己的身上,將新政的功勞成果歸于陛下身上,他走后,陛下可以將所有的罪名都扣在他的頭上,出清舊賬,輕松前行。
殷正茂聽明白了張居正的意思,不再多言,他告別了陛下,到天津衛領船去,離京的時候,殷正茂還領到了一門艦炮,讓殷正茂樂了半天。
朝中再無人為張四維奔走,張四維等一眾夷三族之事,已經快馬加鞭提上了日程。
在所有人都以為這個案子已經確定的時候,朱翊鈞帶著馮保和張宏突然出現在了北鎮撫司衙門的天牢,這也是朱翊鈞臨時起意,甚至北鎮撫司的天牢完全沒有打掃,顯得格外的陰冷。
小皇帝決定最后再見一見張四維。
“罪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張四維終于被打疼了,他跪在地上,俯首帖耳不敢有任何不恭順的言論。
朱翊鈞揮了揮手說道“你還有什么話要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