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犬子。”戚繼光的話不多,但是對王世貞的評價不高,王忬是被冤枉的,王忬被平反后,戚繼光去送賀禮,都能被構建出一個戚繼光和他王世貞關系極好的假象來,戚繼光也不知道說些什么好。
“王世貞在鄖陽游山玩水,不知韜光而厚其蓄,雅不樂行,四處游山玩水,政事上毫無建樹,自詡弇州山人,整天附庸風雅,實在是不堪重用。”海瑞宣判了王世貞的政治死刑,這個人不是個循吏,也無骨鯁正氣。
弇州山人四部稿,一共一百八十多卷,這一本書就是王世貞在鄖陽一年零八個月的所有功勞,他自己寫書刻印,主要是為了維持他文壇的地位。
做巡撫很忙,尤其是當下做巡撫,要主持清丈,會更忙,大明這么多的巡撫,就王世貞天天閑的沒事干,附庸風雅,吟詩作對,寫了一本大部頭的書來。
經海瑞鑒定,此人無骨鯁正氣,巡撫隸屬于都察院,一般都是掛京堂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的職,也就是總憲外出巡撫,這王世貞不推動清丈,不緝匪查盜、體察民情、疏浚水路、安土牧民也就罷了,整天吟詩作對,算個什么事兒
萬士和嘆了口氣說道“他寫的那四部稿我看過幾卷,都是刊印售賣的書,都是些陳詞濫調的復古之說,他說西京之文實,東京之文弱,猶未離實也;六朝之文游,離實矣;唐之文庸,猶未離浮也;宋之文陋,離浮矣。元無文。就是說,看文讀詩,就看西漢和唐就夠了,其他就不用看了。”
這種全面否定,在復古學派里,不要太常見,春秋之后史筆無大倫,唯記事耳,都是一樣的套路,都唱爛的戲,嚼爛的饅頭,還拿出來翻過來覆過去的炒。
不過想來也是,王世貞就是復古七子之首,他不談復古談什么只能說王世貞落后版本了,孝宗以來,的確喜歡談復古,但是現在朝中的風氣在變。
現在大家討論矛盾說,哪怕是不討論矛盾說,也要把完整版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拿出來,否則根本無法和矛盾說辯經。
“那就讓他回家閑住吧。”張居正寫好了奏疏,都察院和吏部都給出了人事任免的意見。
“鄖陽巡撫的話,我提名湖廣左布政使徐學謨,為右副都御史撫治,諸位以為如何”
鄖陽巡撫掌管,鄂、豫、川、陜毗鄰地區的五道八府九州軍民事務,鄖陽府、襄陽府、荊州府、安陸府、南陽府、西安府、漢中府和夔州府,都歸鄖陽巡撫管理。
這個地方多流民,常多生叛逆民亂,是個很關鍵的位置上,王世貞在這么關鍵的位置上,游山玩水,也不能怪張居正不顧同榜之誼了。
汪道昆和凌云翼都在這個地方做過巡撫,但是王世貞顯然辜負了張居正對他的期許。
這個徐學謨也不是張居正的人,當初遼王除國的時候,徐學謨上奏說遼王不可能謀反,遼王最后被隆慶皇帝除國,徐學謨被罷官回鄉,到了萬歷年間才被啟用到了湖廣做布政使。
現在也算是升官了。
鄖陽巡撫管著張居正的老家江陵,張居正就不可能安排自己人,所以,就提拔了一個白色的無黨無派之人。
朝臣們對這個繼任者,并沒有太多的意見。
兵部和戶部聯手將大明九邊邊鎮的糧餉核算了出來,并且做好了一個表呈送陛下御覽,這個表里的內容極其豐富,除了額定的銀、糧、料、草、布的用度之外,還有去年的用度,并且算出了差額,算出了同比增長率,在表中也使用了負數。
朱翊鈞看了許久,萬歷四年,大明九鎮一年要花掉670547824兩白銀,270064102石糧,開口問道“這算上長城鼎建的錢糧了嗎”
“沒有,專款專用,鼎建的錢另外劃撥,由閱視侍郎和閱視邊方給事中,負責監察審閱。”兵部尚書譚綸回答道。
九鎮一年花掉的銀子,就等于朱翊鈞兩個皇宮。
“宣府大同一年僅僅額銀就要花掉250萬兩白銀。”朱翊鈞的手指在桌上不停的敲動著,這兩鎮的花費,等同于薊鎮、永平鎮、密云鎮、昌平鎮、易州鎮、井陘鎮、遼鎮的總和,宣府大同的軍餉又是陜西三邊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