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一聽聞皇帝有個主意,都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哆嗦,皇帝在羞辱人這件事上,向來功力深厚,這又是折騰出了什么幺蛾子來了
朱翊鈞笑著說道“朕打算建個快活碑林,就在朝陽門外圈出幾畝地來,然后把這些個貪官污吏的名字和案情,都如實刻在上面,舉子們進京了,都要到這快活碑林里學習一二,引以為戒,還要找一碑文抄錄下來,貪的少碑文就小點,貪得多,碑文就大點。”
“先生,這不違背尚節儉修省之道吧。”
“回稟陛下,不違背。”張居正趕忙俯首說道,這和節儉之道并不沖突陛下不要什么都往尚節儉的事兒上聯想
“那就建在朝陽門外,預留出地方來,防止放不下,海總憲以為呢”朱翊鈞詢問海瑞對于快活碑林的看法。
海瑞十分鄭重的說道“臣以為甚好,入朝學子見碑文也能警醒,不至墜隳,追悔莫及。”
“如此。”朱翊鈞露出了陽光燦爛的笑容。
陰結虜人會被掛在通惠河的長桿上,長桿下面還壓著石碑,現在朝陽門外,又多了一個快活碑林,貪官污吏全都收錄。
廷議還在繼續,王國光提出了足俸法,就是給足大明官僚俸祿,大明最后一次定俸祿還是在洪武年間,最后一次給足俸是永樂五年,后來就折胡椒發俸祿,這時間久了,胡椒變得不值錢了,朝廷仍發胡椒。
胡椒不是一般等價物,胡椒的價格也每天下降,后來朝廷愈發虧空,這胡椒也不發了,干脆七成折鈔。
大明官員絕對不窮,只要中了舉人,就大把大把的人把田畝詭寄在這個舉人的名下,若是中了進士,那人就更多了。
王國光提這個建議的目的,就是給一個甜棗,再給幾個大巴掌,接下來要做的是還田,很多的縉紳、舉人、進士、官員的田畝是嚴重的超過了標準,現在給了足俸,下一步就是大巴掌了。
這是完全可以預料的事兒,王國光在奏疏中,沒有絲毫掩蓋的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王國光岌岌可危的戶部尚書地位,再次穩固了起來。
王崇古是決計不會提這種諫言的,他只會想辦法賺錢,讓他對縉紳發動沖擊,王崇古是不敢的,他自己也清楚,他就是個不弘且毅的小人罷了。
這種沖鋒陷陣的活兒,還是得張居正、王國光、譚綸來。
工部奏稟,修的不大好的先帝皇陵的地面建筑,已經重新修了一遍,看起來有了幾分模樣,至于地下部分,為了不驚擾先帝,就沒有再動了,修繕一共花費了十二萬兩白銀,除了修繕地面建筑,還把之前缺少的建筑補建了。
至此,隆慶皇帝的皇陵,全部修繕完畢。
工部尚書朱衡就是在這件事倒了大霉,郭朝賓修的時候,真的是盡心竭力了。
萬士和提了一個非常有建設性的意見,那就是西南的改土歸流,世襲土官死亡后,朝廷不再令其世襲,而是改為派遣流官,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西南民亂,這次的羅旁山民亂,就是瑤民。
改土歸流這個活兒,從洪武年間一直進行到了萬歷年間,后來建奴坐大,朝廷就再也顧不上西南了。
萬士和再次肯定了黔國公府對西南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請皇帝恩賞黔國公府以表達親親之誼。
黔國公府,民間都叫沐王府,沐英是朱元璋的養子,這的確是親親之誼,而不僅僅是君臣之誼。
禮部馬自強進了一本奏疏,看的朱翊鈞手都抖起來了,他越看越是心驚,看著馬自強問道“大宗伯啊,這個,這個,能不能一切從簡”
天不怕地不怕,連賤儒也不怕的小皇帝,面對這繁瑣的禮儀,有點心驚膽戰,這人過一遍這個禮儀,怕是不死也得脫層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