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邏輯思維這樣的人君之失民心,常自聚斂始,蓋上好聚斂,則興利之臣必迎合上意,以刻剝民財。此人心所以怨畔,而天下困窮也。
所以王崇古是興利之臣,主上好聚斂,作為臣子非但不責難陳善,面斥皇帝的過錯,反而助紂為孽,王崇古早就已經變成了壞事做盡的奸臣了。
官廠學堂被廣泛反對,還是因為王崇古奉命整飭天下六十四學院,導致的風力輿論的壓力。
這拿,就是苛責小民,是受賄,這不拿,官廠人心動蕩,畏懼學堂被取締,人心惶惶;
這官廠、官廠學堂,辦就是聚斂興利;這官廠、官廠學堂不辦,就是違抗圣命。
做點事,就是這么的難。
“唉,就拿一筐雞子吧。”王崇古拿了,拿了一筐雞蛋,他終于理解,為何侯于趙在平虜堡到彰武墾田,明知道可能會被彈劾,還是拿了百姓的瓜果蔬菜。
人心齊,泰山移。
人心若是散了,那百事無成。
“朝里的事兒,廠里的匠人們就不必擔心了,風雨要淋也是淋到我身上,淋不到他們身上,安心做事就是,把賬本拿來,我看看。”王崇古讓陳德柱不用擔心朝中的風力輿論,官廠近萬余人,官廠周圍以毛呢為生的數萬人,都在他的肩膀上扛著,他不能倒下,更沒有退路。
王崇古盤完了賬目,九月精紡布六百匹,粗紡布一萬八千匹,計利99240兩白銀。
王崇古一個月就分成一萬兩的白銀,他拿著算盤,噼里啪啦一頓算,如果這么下去,官廠一年的利潤很快就要超過一百五十萬兩白銀,再加上朝廷和三娘子商談了馬價銀,縮減掉的開支,正好用于京營的擴軍。
王崇古思前想后,從官廠支取了五千兩白銀,他讓四個人抬著銀子放進了車里,向著京師而去。
他帶著白銀敲響了全楚會館的大門,他打算按照過往的路徑依賴,求告托庇到元輔這里,請張居正幫忙。
自從張四維那個倒霉玩意兒被送到解刳院后,要瓜蔓王崇古的聲音,不絕于耳。
王崇古的壓力真的很大。
元輔,看在能賺錢的份上,救一救。
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