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母親被戚繼光帳下一個小旗十人隊長給強淫了,母親的大兒子聽到了動靜,要殺這個小旗,結果被小旗以通倭為名給斬殺了,這位母親忍氣吞聲、委曲求全,但是依舊無法滿足小旗的私欲,自己的女兒很快就慘遭毒手,而這個太平縣小村寨的女子大多數都遭了客兵的毒手。
這還不算完,小旗的名字里帶一個鯽字,就不準備鄉民捕鯽魚,如此種種惡行,數不勝數。
不知道人還以為戚繼光才是倭寇呢。
戚繼光從軍隊建設、倭寇暴行、平倭戰功、百姓擁戴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反駁。
“人點齊了嗎”朱翊鈞已經帶好了兜鍪,全身披掛,站在承天門前,詢問著趙夢祐,是否點起了兵馬。
趙夢祐看著那門略帶猙獰的九斤火炮,頗為鄭重的問道“陛下,人齊了,但,就是個書社,也用不到火炮吧。”
“用不到也要拉過去。”朱翊鈞并未上馬,帶著甲胄鮮明的緹騎們上街了。
他不是戚繼光,他不是老好人,他生氣了。
戚繼光還能耐著性子去反駁其中的種種,而朱翊鈞直接讓錦衣衛督辦。
他出門還專門讓王崇古給了駕帖,這不是黃紙案、白紙案,而是鐵案,朱翊鈞是個很守規矩的人。
趙夢祐已經查清楚了妖書的來歷,朱翊鈞親自帶隊處置,他年齡小,還有胡鬧的資格,再大點,手刃賤儒這種事,就難做了。
朱翊鈞來到了這家書社,將九斤火炮堵在了大門口,緹騎將整個書社團團包圍了起來。
“去喊話,數到三不開門,就開炮。”朱翊鈞語氣冰冷,他示意駱思恭去喊話,駱思恭上前三步,大聲喊道“陛下說了,數到三不開門,就開炮”
“三”
“二”
“”
駱思恭終究是沒喊出那個一來,因為門從里面打開了,烏泱泱的跪倒了一大片。
朱翊鈞提著戚家腰刀走進了書社內,書社一共七人,全都被摁在了地上,朱翊鈞找到了那個名叫陳友仁的筆正,平倭記就是這個陳友仁寫的。
“陛下,草民愚鈍,草民不知其詳,胡言亂語,陛下饒命啊”陳友仁見到了刀子,終于知道怕了,這皇帝親自上門處置,是陳友仁萬萬沒料到的。
這段時間,各種雜報層出不窮,圍繞著勞動圖說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陳友仁之所以要寫這么一本平倭記,是基于柔遠人和興文匽武的兩個大前提為立足點。
他在平倭記里寫的內容,主要目的是塑造一種倭寇也是人,倭人也不全都是壞人,大明軍也不全都是好人,順便渲染一下客兵的危害,這些客兵只知道殺人,壞事做盡。
這種不顧事實的胡說八道,在大明已經進行了一百多年的時間,興文匽武,不把武夫渲染成十惡不赦之徒,如何達到興文匽武的目的
陳友仁就是在炒冷飯,發表逆天言論,來博得的關注,雜報也是要銷量的,否則很難養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