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打馬回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今日雜報拿過來都看了看,全晉雜報全面梳理了一下毛呢官廠的種種技術創新,對工匠們鉆研精神進行了歌功頌德,很多不顯眼的小技術,節省了大量的成本和人力物力,晉黨展現出了他們對匠人的尊重。
而全楚雜報主要報道的內容是連載戚繼光東征記,胡言亂語的平倭記,讓張居正非常非常生氣,大明就這么一支軍隊,寧愿自己餓肚子,也不會把手伸向百姓的米缸,東征記,則是踐履之實的系列報道,連載戚繼光從練兵到都平倭的所有戰績,著重描寫平倭前后百姓生活的對比。
全浙雜報則是刊登了清丈的一些進展,還有宋儀望在南衙治水的種種。
除了三大黨刊之外,許多雜報如同雨后春筍般的冒了出來,比如民報,喜歡報道各種和百姓息息相關的事兒,成為黨刊之外最受追捧的報刊,這個民報是由耿定向在京籌辦的,主要就是講吃喝玩樂的內容,比如朱載堉的十二律,各種新奇的樂器,還有海帶的若干食用方法。
解刳院對于大脖子病的研究,也刊登在了民報之上。
朱翊鈞最不喜歡的一份雜報,是由孫繼皋等一眾復古儒生創辦的復社報,全都是講復古,還喜歡陰陽怪氣朝政,陳友仁尸骨未涼,孫繼皋也不敢胡言亂語,但是還是提倡復古。
朱翊鈞嗤之以鼻的說道“這個孫繼皋,天天被小孩子罵的還不了嘴,還辦報,還賣的挺好,你看吧,過段時間,連房租都付不起”
賣不出去的報紙會自然而然的被淘汰,孫繼皋的復社報有很大的市場,但是那些個老掉牙的東西,講的時間長了,也就沒人聽了。
“禮部奏聞,佛郎機特使黎牙實想辦個泰西報,刊登一些海外趣事,請奏陛下。”張宏拿出了一本奏疏,黎牙實也想湊湊辦雜報的熱鬧,介紹下海外之事。
朱翊鈞拿過了奏疏看過之后,朱批了這本奏疏,他準了黎牙實所請,但是特意下章禮部,不讓黎牙實傳教,但有發現,立刻取締。
傳教是絕對不可能允許傳教的,大隆興寺都被拿走了一大半建皇家格物院。
“安東尼奧走了沒”朱翊鈞詢問著船長的去向,他可是投資人,自然要關注下項目進度。
“借了五十萬已經離開了京師,到天津衛坐水翼帆船到松江府,準備回泰西了。”張宏摸出了一本備忘錄,找到了黎牙實的條目,奏稟安東尼奧的去向。
安東尼奧一共買了四條船,買了兩條船的火器,買了一點火藥,雇傭了一批大明的水手和舟師,這批水手和舟師,是五年期,到期解約,是續約,還是換船,全看舟師和水手們自己的決定。
大明船只可以帶弓披甲配刀、火炮和火銃也可以配備,但是入港不得張弓填藥,都是要海防巡檢監察之后才可以,而朱翊鈞給安東尼奧大明船只待遇,畢竟安東尼奧覲見是稱臣的。
安東尼奧的利潤全都用于購買船只,還欠了一屁股的債。
大明掙錢,大明花,一分別想帶回家。
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