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清楚起火的原因了嗎”朱翊鈞急切的問道。
王崇古眉頭擰成了疙瘩搖頭說道“沒有,大火,燒的干干凈凈。”
放火是最難查的大案,張四維敢放火燒宮,也是摸準了這種案子根本查不到,但是宮里全都是檢舉箱,從火燒起來之前,就已經有人奏聞說恐有火災,這才算是確定了人為而不是天災,順著這條線索才查了下去。
煤市口的大火,根本沒有什么提前的情報,根本無從查起,即便是稽查,線索和情報,也是真假難辨。
“剛剛下過雪,天氣異常的干燥,用煤取暖,確實容易發生火災,每年冬天都會出現幾次,但是這次格外不尋常。”張居正認為不是意外,而是人為,做出這個判斷的原因是,煤市口起火。
要知道堆煤的地方,甚至連個爐子都沒有,就是怕起火,許多的煤場,都會設置隔離帶,防止大火蔓延到自家,而且緊鄰金水河與護城河,周圍也都是火夫,這場火起火的速度太快了,快到了連火夫都把命搭進去了。
再加上,西山煤局的籌辦,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所以,張居正認為是人為的。
“其實也能查。”王崇古端著手說道“陛下,就看看最近何人放大量放煤,就可以了。”
“若真的是人為的,那就必然是有些人提前轉移了自家的煤炸,大雪封路,煤市口再被點了,這煤價必然漲到天上去,到時候,就看誰大量放煤,就可以順藤摸瓜尋到罪魁禍首了。”
“大火的確燒干凈了所有的證據,若是人為必然是為了求利,找到那個提前囤積、轉移煤炸之人就行。”
王崇古了另外一個角度去查辦此案。
大明的皇宮本來是跟個篩子一樣四處漏風,廷議的內容,這邊還沒廷議結束,外廷已經知道的一清二楚,隨著馮保的舉報箱不斷的增多,再加上張四維縱火案,李太后跟瘋了一樣的清宮,現在宮里的消息,傳出去也是真假難辨。
所以,只要廷臣里面沒出叛徒,這個案子,確實也有查清楚的可能。
朱翊鈞對王崇古的建議非常認可,他想了想開口說道“把鼎建大工停一停,民夫都到西山官窯推煤去,日后,這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
鼎建大工過年前本就是在準備休沐,朱翊鈞打算再辛苦一下修皇宮的匠人們,王崇古給鼎建工匠們的工價中位數在每人每年十一兩銀子,這是為了趕工期的工價。
大明的匠人們,其實要求并不高,按時把錢給了,若是讓多干活,多給點錢,哪怕是不多給錢,給吃點肉,若是再有二兩酒,那匠人們也是肯干的,而且是歡天喜地。
細細看去,其實匠人們和邊方軍兵很像,給個半餉就安安穩穩,填飽肚子就能擊退來犯之敵。
怕就是怕連個半餉、飽飯都不給,這生產絕對沒有任何的積極性可言。
王崇古給足了匠人們工錢,完全是怕鼎建大工,耽誤了陛下的大婚,那就是萬死莫辭了。
所以,讓匠人們去抬煤,保證煤炭供應,匠人們是肯做的,畢竟,煤炭供應不足,真的會凍死人,而且凍死好多人。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王崇古領命后,直接就離開了文華殿,連廷議都沒全程參與,專心督辦此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