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徐文壁見自己想說的已經說明白了,俯首離開了文華殿偏殿。
他就是來提醒陛下,小心自己的幫襯。
大明的武勛早就開始擺爛了,徐文壁也就是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事告訴陛下,防止小皇帝吃虧。
朱翊鈞拿出了一卷大明會典來,會典,修完一卷就送一卷到皇帝這里。
大明會典,就是張居正寫給小皇帝的治國工具書,遇到不懂的內容,就可以去里面翻閱,從洪武年間到隆慶年間的種種政令,進行梳理條陳,告訴小皇帝,當初為何要這樣做。
而他手里這一卷,主要內容就是大明外戚的生活。
嘉靖九年,道爺下旨,讓外戚通商賈,但是不得魚肉小民。
外戚逐末業通商,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第一是經營店庫鋪行,店,主要供來往客商居住;庫就是庫房,是供客商堆積貨物的地方;鋪即商鋪,經營銷售各類商品;行為牙行,實為商品交易的中介機構,不是人牙行的牙行。
這是從宣宗開始的,在宣德二年,宣宗皇帝,將隸屬于戶部的原滕府黃順店一區賜給他的舅舅彭城伯張永。
景泰二年,景泰帝的元配汪皇后的父親汪瑛索要寶源店以供日用之需,景泰帝不從,而且還點檢了所有官店庫鋪行,勘實登記,官收其利,以資軍餉。
天順年間,明英宗對孫太后的家眷屢加恩賞,到了明武宗的時候,孫太后的親眷,會昌侯府,被立皇帝劉瑾統統沒收成為了皇莊。
弘治年間,明孝宗賜給張皇后母親金氏的店庫鋪行,就超過了143處,而張皇后的父親和弟弟,更是拿到了夢寐以求的河源店、寶源店等等,超過了五百余處,到了嘉靖年間,全被道爺給沒收充公,做了自己的小金庫。
嘉靖九年,道爺直接整了個大的,內閣上了道奏疏乞將京師內外,權豪勢要田園店房,不當得而得者,皆數罰沒,當時的內閣輔臣張璁也說了這件事,窒礙難行。
道爺硬生生的把這件事給辦成了。
讓嘉靖皇帝如此下定決心整飭外戚的原因,就是這幫家伙做的太過分了。
張璁奏聞,這外戚們把著五城兵馬司,不讓土木石方入京,誰家的房子店面塌了就不能修,就只能把地契賣給外戚,店塌房的生意,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嘉靖皇帝大怒,開始清查此事。
下詔皇親列肆以漁民利,在法所當革。詔,國親臣,固宜讀書遵禮,奉公家典憲。
道爺在被宮女刺殺之前,一直在努力振奮,絕對稱得上是明君,就連挑剔的趙貞吉,也沒有罵道爺崇道,只是希望道爺不要過于沉湎。
萬歷年間,李太后在乾清宮握著批閱奏疏的權力,六年時間里,沒有給武清伯一家,一處一間店庫鋪行,這讓武清伯李偉時常抱怨,女兒已經貴為太后,卻無親親之誼。
第二種盈利手段,主要是長途販運,比如彭城伯張瑾、慶云伯周壽等等,世代以違例使用官署的水馬驛站、漕運通道以及馬和快船等運輸工具,謀取私利。
第三種盈利手段,則是放印子錢,鬧得最大的就是明英宗的外祖父會昌伯孫忠,命自己家人韓興,四處放高利貸青稻錢,朝中言官交相彈劾,結果明英宗以念忠國戚,特宥之;
到了成化年間,孫忠的兒子孫繼宗把持重新組建的京營,甚至把印子錢放到了京營,成化十年,兵科給事中章鎰陰陽怪氣的說勛戚之家,通同市井之人舉放債負京營,以坑害軍卒,明憲宗大怒,嚴厲申斥外戚掌軍權的孫繼宗,奪了孫繼宗的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