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茂華看過了寶岐司,終于心滿意足的拜別了陛下。
見完了工匠、農戶、軍兵、外官之后,朱翊鈞帶著自己七個櫥窗,來到了太廟祭祖,為自己今年做的事兒,做了述職報告。
辦得最大的事兒,就是清算了張四維為首的族黨,阻止了西北藩鎮化的進一步惡化。
朱翊鈞絮絮叨叨的說了很久,尤其是那本安置流氓疏,皇帝還專門讓人抄錄了一份,燒給了祖宗。
鴻臚寺卿在萬歷四年最后一天,上了道請求致仕的奏疏,送到宮里。
朱翊鈞拿著這本奏疏,無奈的說道“大司寇不是已經去信到西北,讓三娘子把表妹和孩子送回來嗎三娘子也答應了,三娘子要爽約嗎”
“邊關奏聞,已經入關了,年后就能到京。”張宏趕忙回答道。
“年后再議吧。”朱翊鈞還是不愿意處置陳學會,畢竟陳學會是真的好用,等過年之后再談,朱翊鈞拿出了拖字訣來應對。
但是顯然,科道言官們并不打算給皇帝拖,大年初五,剛剛休沐結束,科道言官們的奏疏就跟雪花一樣的飄進了內閣。
張居正在奏疏中貼了浮票,認為這件事可以做一定的處罰,以平息風力輿論,以罰俸半年為宜。
朱翊鈞卻否了張居正的提議,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不做任何處置,也不準陳學會的致仕奏疏,把陳學會的小妾帶著兒子跑路,認為是回家探親,并且堅持己見。
張居正想折中,緩和下這個矛盾,但是朱翊鈞卻是一步都不肯讓,要激化這個矛盾。
本來按照朱翊鈞的預想,言官們差不多該伏闕,給皇帝一點厲害瞧瞧,朱翊鈞嚴陣以待,結果卻沒等到朝臣們的伏闕,陳學會的事兒,似乎變成了小事,言官們的關注焦點,立刻看向了漲價到了11兩白銀一尺的精紡毛呢。
這精紡毛呢一開市,價格就開始以一種恐怖的速度開始再次飆升到11兩的高位。
言官們的請求和張居正的想法不謀而合,都是請求皇帝能夠將精紡毛呢設為皇家專用,禁絕精紡毛呢的買賣,說的還是老一套,人君之失民心,常自聚斂始,蓋上好聚斂,則興利之臣必迎合上意,以刻剝民財。此人心所以怨畔,而天下困窮也。
就是皇帝好聚斂,則興利之臣就會朘剝民財,人心生憤恨,天下窮困,皇帝失去民心。
事實的確如此。
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