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鍋的蒸汽不夠,那就十六個一起,朱翊鈞點檢了并排放置的十六口鍋,鍋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高壓鍋,那個壓著出氣口的鐵塊,就是安全閥,當鍋內的氣壓足夠大,將安全閥頂起時,蒸汽就開始咆哮。
展示所用的葉輪艙,已經拼接好了,但是朱載堉很貼心的準備了一個敞開的葉輪艙,供陛下查看,朱翊鈞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東西,軸承。
大鐵環套著小鐵環,小鐵環上并排放著一些銅柱,這些銅柱表面光滑,上面涂滿了鮫油,四面葉輪固定在軸上。
鮫油就是呂宋總督殷正茂獻上的奇物,其實這東西就是鯨魚的腦油,不過三百斤,但是這等奇物是天然的潤滑劑,所以朱翊鈞就看到了軸承。
葉輪艙的葉輪也從一層,漲到了四層,葉輪艙是個喇叭狀的頭小腳大的設計,軸承帶著個飛輪,只要能轉起來,從地底取水這件事,就不再困難。
朱翊鈞眉頭緊皺的拿起了一個葉片,這個葉片是一種扁平狀,一面是平的,一面是流線型的曲面,這就是水翼帆船的基本原理,利用流體產生的壓力差,催動葉輪旋轉,而不是直接吹動。
直接吹動的效率實在是太低了。
而朱載堉將這個技術用到了葉輪上,水翼帆船的經驗告訴朱載堉,大明的硬帆可以逆風航行,對風的利用效率更高,那么葉輪上直接使用這種樣式的葉片,可以有效的增加效率。
密密麻麻的葉輪片,錯落有致的擺放著,最大效率的利用到了快速流動的風。
是的,在朱載堉看來,陛下要的就是一個陸地上利用風力的機械,高速流動的蒸汽不就是一種風力嗎跑馬燈上的葉輪不就是軸承的風帆嗎如何更加高效的利用風力,就是朱載堉要做的事兒。
化學能轉化為蒸汽的熱能,蒸汽的熱能轉化為了流體能,流體能轉化為了機械能,這就是整個過程的能量轉化。
朱翊鈞檢查了所有的東西之后,示意朱載堉開始展示。
“加水陛下暫且離遠一點。”朱載堉對上次的爆炸心有余悸,生怕這次再出現什么事故,請求陛下離遠一些。
這東西要是炸了,傷到了他朱載堉不要緊,要是傷到了陛下,這火力提水之事,就沒有必要再研究了,所有參與到此事的工匠,可能統統都要斬首。
復古派們,怕是要高興的以頭搶地了。
朱翊鈞站在遠處,看著那個怪物,面色五味成雜,就像是有一個村民給朱翊鈞分享了可控核聚變一樣的荒誕感。
大明首席科學家,搞出來的不是傳統的往復式蒸汽機,而是蒸汽輪機,雖然它只有四層。
“點火”朱載堉大聲的說道,一聲令下,等待后的太監們,開始往里面添煤,幾個太監不停的煽動著蒲扇,很快煤被點燃,朱翊鈞等了將近一刻鐘的時間,輪機開始轉動,飛輪的速度由緩慢,變成了尖嘯的轟鳴聲。
朱翊鈞甚至產生了一種飛機起飛的錯覺。
過了僅僅半刻鐘,朱載堉讓人停火,等到輪機完全停止之后,朱載堉才滿是懊惱的說道“陛下,它能轉,也就是能轉而已。”
“臣觀察到,這個蒸汽每經過一片葉輪,就會降速,這讓這臺機械的轉速比較緩慢,臣正在想辦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