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正文卷第二百七十四章倭寇必須死政治人物,應該具有政治能力,比如在西山西山駕案中,小皇帝面對緊急事務,不假思索的親自帶兵前往救護張居正,讓敵人布置下的君臣猜忌鏈的陰謀破產,政治能力是隨機應變,處置各種緊急事務的決策能力。
應該具有政治擔當,任何政令都有他的代價,需要做到某些事,就必須要付出足夠的代價,比如朱翊鈞和張居正,為了新政,把自己變成了塊冷冰冰的政治機器,總是在無情的進行著各種抉擇。
也應該具有政治敏銳,要對政治的風力輿論、世勢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比如三娘子就敏銳的察覺出了大明和北虜之間的戰力變化,大明強橫的國力在皇帝一意孤行的窮兵黷武之下,已經轉化為了戰力,北虜必須要察覺出這種變化。
也應該具備政治信譽,說過的話不算話,那就沒人會再信任你,朱翊鈞至今只爽約過一次,那就是稽稅院的掌院事,在張居正離朝的情況下,朱翊鈞并沒有讓文官介入稽稅院的稽查。
許諾就要履諾。
比如王崇古入閣,他的許諾就是那本五萬言的安置流氓疏,而王崇古一直在履行自己的諾言,無論是真心實意,還是被迫,他都在履行諾言,人無信不立,朱翊鈞割了王崇古一縷頭發,這就是個契約,只要王崇古仍然履諾,朱翊鈞也會履諾。
也應該具備鮮明的政治立場,萬士和、王崇古的政治立場是帝黨,而呂調陽、申時行等人的政治立場是張黨,王國光的立場最有趣,他求的是國富民強,不是富國強兵,和張居正的立場有部分的重合,卻不完全相同,海瑞的立場則是守護大明朝的骨鯁正氣,讓大明的糾錯機制,正常運行。
政治立場就是屁股,屁股歪了,那所作所為,都是歪的。
政治能力、政治擔當、政治敏銳、政治信譽和政治立場,都需要政治天賦,毫無疑問,朱翊鈞本身在政治上的天賦,遠遠遠遠超過了他的軍事天賦。
同時在張居正的培養下,朱翊鈞通過御門聽政、宣見廷臣、應批盡批、講筵論道等等手段,將自己的政治天賦拉滿了。
張居正從來沒有想要培養出極度優秀的皇帝,能培養一個中人之姿,能守住江山社稷的皇帝就足夠了。
在原來的歷史線里,張居正培養的萬歷皇帝是極其失敗的,因為張居正忽略了萬歷皇帝是個天生貴人,還是至高無上的、朕與凡殊的貴人。
三娘子毫無疑問是個政治人物,甚至連自己的肚子,在有利于自己的時候,也不是不可以。
她瞄準了戚繼光,可是戚繼光不肯,戚繼光不是個政治人物,他只是個武將,而且是性情中人,對于政治人物而言,感情顯得多余。
戚繼光與其說他是懼內,不如說是尊重,畢竟戚繼光的妻子王氏,是可以在臺州擺出空城計嚇退倭寇之人,王氏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孩子,但是戚繼光已經通過納妾解決了這個問題。
三娘子的目光看向了皇帝,小皇帝是個無情的政客,能在地基上接見使臣的皇帝,縱觀中原王朝歷史,那也是極其炸裂的存在,這種無情和三娘子的無情,可謂是臭味相投,貓找貓,狗找狗,烏龜找王八。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至于朱載堉,那個大明的皇叔,三娘子根本不考慮,那不是個政治人物,她根本沒有機會見到,格物院的格物博士,守備森嚴,安保和大明皇宮等同。
“就是不知道皇帝會不會嫌棄我年齡大。”三娘子之所以不肯找皇帝,不是說不想,只是她面對皇帝是一頭老牛,而她面對戚繼光是個嫩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