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間那地方一年還有兩季春冬,到了永樂年間,捕魚兒海那地方已經不能住人了。
往北不能生活,這就是為什么不往北的原因,往北走,還不如直接跟大明拼了,死的還壯烈些。
土蠻汗帶著他的萬戶和韃靼人靜悄悄的走了,走的時候還告知漢兒軍明日決戰,養精蓄銳,漢兒軍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已經空空如也,崩潰開始了。
明日決戰明日漢兒軍為韃靼人殿后
“這個土蠻汗,狗急了跳墻居然還有點東西”李成梁看著漫山遍野的漢兒軍,就是氣的捶胸頓足,拋棄漢兒軍這種手段,的確擊中了大明軍追擊的命門。
大明軍必須要把這些漢兒軍的漢兒全部捉拿,否則這些東西,就會變成山匪。
“估計是董狐貍的主意,人如其名,極其奸詐。”戚繼光放下了千里鏡,開始下令抓捕漫山遍野的漢兒,這幫東西必須圈起來,若是放出去,怕是要給大明惹麻煩,自古以來處理敗兵,都非常的棘手。
“可以寫捷報了”劉應節倒是覺得這樣也挺好,大明完全實現了自己的戰略,驅趕了土蠻汗,完全隔斷了北虜和東夷聯手的可能,這是百年國運的大事。
大明和北虜打了兩百多年,誰也奈何不了誰,熟門熟路,要是北虜和東夷,也就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聯合起來,大明就會有大麻煩,而且是天大的麻煩。
那代表著北虜和建州女真,可以在漫長的燕山防線和遼東長城的任何一點進行突襲,大明的邊方就會陷入危亂,到那個時候,大明的北方會被反復入寇,兵禍之下,北方會開始變得極度空虛。
一旦北虜和建州女真走到一起,就是大勢所趨之時。
只需要堵住這個山口,在日后的決策中,大明就擁有了更多的余地,在政治和軍事活動中,任何一點余地都是彌足珍貴的。
“我去抓漢兒”李成梁一甩馬鞭,把氣灑在了漢兒的頭上。
當叛徒就是這樣,兩家如果不是打起來,可以反復橫跳的謀求好處,一旦開戰,就是棄之如敝履。
“李如松、趙大成、麻錦,爾等各率一個步營隨我前往大鮮卑山口的應昌,我們要堵這個山口,要兩頭堵,只拿一頭,會非常的被動,大鮮卑山以東諸事,就交給副將軍和參贊軍務了。”戚繼光下了軍令。
戚繼光不是貪得無厭,他還在進攻,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現在風水輪流轉了,輪到大明在側做漁翁了,戰場的局勢轉變就是這么的奇妙,前一天,俺答汗還在當漁翁,今天,就輪到戚繼光做漁翁了。
這個山口非常重要,大明要兩頭堵,戰略要地,大明要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在來之前,他上奏皇帝,戰爭的結果無外乎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