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姚光啟萬萬沒料到,萬士和這個壞到流膿的吏部尚書,整天正事不干,就盯著西北那些富戶們,看他們整出什么幺蛾子來,他姚光啟還沒發力,就被萬士和給擋了回去。
忠誠的順天府,唯一不穩定的因素,就是西土城那些由南衙遷徙而來的富戶了。
“萬太宰厲害。”張居正真心實意的稱贊萬士和的本事,京師不大,詩會數不勝數,萬士和這捕風捉影的能力,不當酷吏略顯可惜了。
他這邊剛跟皇帝說要警惕,要小心,這邊萬士和就把事兒給妥善處置了。
“做點查漏補缺的活兒罷了。”萬士和連連擺手說道“元輔做的都是大事,我這都是邊角料兒。”
“我回到了吏部后,找到了舊大明律,就是洪武七年大明律,找到了卷二十八雜律中曰若奸豪勢要,及軍民人等,擅造二桅以上違式大船者、將帶違禁貨物下海前往番國買賣者、潛通海賊者、同謀結聚者、及為向導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謀叛已行律處斬,仍梟首示眾,全家發邊衛衙充軍。”
“有告人,抄沒物、貨、船、車并入官,以十分為率,五分付告人充賞。”
萬士和找張居正自然是來表功的,他干了活,自然得讓陛下知道,讓元輔知道,同樣也是補充說明,他在文化殿上說,記得在哪里看到過,在明初時候,就實行過一段時間的類似于告緡令的辦法,當時國朝初建,稽查能力較弱,需要民間力量補充。
洪武二十二年,大明律進行了大范圍的修改,因為巡檢司的大量建立和國朝逐漸安定,告緡者五分充賞被刪減了。
張居正從萬士和手里拿來了舊典,看完之后,露出了一個笑容說道“萬太宰這份舊案,來的正是時候,正好補充到大明會典之中。”
“那就好,那我就不多叨擾了。”萬士和站起身來,晃晃悠悠的離開了全楚會館,回吏部坐班去了。
萬士和帶來的舊案非常及時,擴建稽稅院和許民間互相檢舉揭發這兩件事,無論哪一件都是會被廣泛反對的事兒,而萬士和帶來了祖宗成法的輿論最高點,讓稽稅工作可以正常展開。
一面是祖宗成法,一面是法三代之上,這就有的辯論,而不是從一開始就處于劣勢之中。
張居正坐在樸樹下的太師椅上,看著仍然沒有解凍的湖面,思考著一個問題,中原王朝,自從秦始皇之后,到現在一直沒有再探索過新的社會制度了,百代都行秦政法,都是在秦帝制的大框架下修修補補。
想了一會兒,張居正立刻就懊惱了起來,陛下那些個刁鉆的問題,真的是不可觸碰,在君父合一這一件事上,明明是他張居正辯贏了,連陛下都認可了,結果閑下來的時候,張居正偶爾還是能想起這個問題來。
探索新的社會制度,代價呢
張居正將這件事趕出了自己的腦海,站起身來,向著文昌閣走去,他作為首輔,還有很多事情要忙。
長崎總督府送來了許多的奏疏,這些個奏疏里有陳璘謝恩的奏疏,有徐渭對倭國的觀察,也有孫克毅奏聞今年預計輸入白銀的數量,今年的白銀預期仍然不如泰西的大帆船,但絕對數量還在上漲,大約能穩定到一百二十萬銀到一百五十萬銀之間。
讓張居正感到有趣的是,在大明水師攻破了島津家之后,陳璘把島津家翻了個底朝天,還把俘虜審問了一遍又一遍,陳璘發現,島津家進攻琉球,根本就沒有任何目的可言,沒有戰略目標,沒有作戰終止點、沒有任何的戰略,就是打到哪兒算哪兒,打不過就繼續增兵,頗有一種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感覺。
等到水和面溢出來那天,就是玩完的一天。
這和東南倭患時的局面非常相似,島津家出兵琉球,完完全全就是為了打而打,沒有任何規劃,完完全全是為了緩解內部矛盾,倭國人多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