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倭國征伐,要深切的明白倭國這種特性。
而大明從一開始的目標就非常明確,白銀。
從孫克毅的奏疏來看,倭國最大的缺口不是別的,而是糧食,在大明售價為一的糧食,在長崎售價為五,而從長崎到尾張國,可以售價為十,糧食完全可以左右倭國內戰的格局。
而大明海商掌握了糧食海運的辦法,可是大明也沒有糧食可以出海,大明各地糧食有結余的地方,只有南衙,而南衙又要負責四百萬石的漕糧。
張居正敏銳的發現了問題的所在,打開了空白奏疏,開始奮筆疾書。
次日,一道圣旨從京師的會同館驛順著九龍驛站,發往各個市舶司和巡檢司,里面的內容很少,就是禁止糧食出海。
大明的商船只能停靠在長崎,因為倭人是倭寇,你的糧船不到長崎,是會被倭國劫掠的,而大明這條禁令有著很強的效力,禁止糧食出海到倭國。
倭國缺少糧食,大明糧食沒有盈余,為了賺取天大的利潤,大明的海商會做什么會從大明的糧食里套出一部分運到倭國賺取這個利潤。
但是禁令也明確表示,不禁止萬里海塘糧食運至倭國謀利,從海外來的糧食可以在大明市舶司過港運到倭國賺錢,鼓勵大明海商們積極的在萬里海塘的諸多島嶼上,興建更多的種植園。
張居正從來都不是一個過分激進的人,他在制定很多政令的時候,都是關上一道門,打開一扇窗,禁止大明糧食出口,不禁止海商們賺這個錢,張居正不像陛下一樣,連房子都要掀了,重新蓋一座。
這條政令引的議論紛紛,尤其是松江遠洋商行的諸多商人們,都聚集在了商行的會館里,等待著孫克弘的出現。
孫克弘的腿瘸了,為人心狠手辣,而且極其陰毒,整個松江府對孫克弘都是又喜又怕,喜的是跟著孫克弘真的能賺到錢,怕的是孫克弘那個陰晴不定的性子,哪天開罪了,怕是要被孫克弘沉了黃浦江。
孫克弘青素直身,穿大紅圓領,腰間懸掛牙牌,一副玉樹臨風的模樣,被妙齡女子推到了眾人面前。
“孫商總你可來了朝廷一紙禁令,這不是要了咱們的命嗎”一個商賈一看到孫克弘哀嚎一聲,大聲的抱怨著。
孫克弘伸出手往下按了按說道“諸位莫急,大明沒糧食,我們從別的地方找糧食不就好了嗎”
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