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支持開海,是支持文化交流,要去蕪存菁,吸收大明文化缺少的內容,來奠定文教的興旺,教化萬民,文教的興旺一否,古今萬國盛衰興亡的根本,而不是把目光都放在白銀之上,這是舍本逐末。
“蔡少卿可知,去歲朝廷僅僅戎事所費幾何”朱翊鈞不反駁,而是問了一個問題。
“臣不知”蔡繼訓一愣,俯首說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他沒關注過大明戎事之費,自然不能討論。
朱翊鈞笑著說道“去年戎事銀九百二十八萬銀。”
“啊”蔡繼訓眉頭一皺,他知道很多,但是萬萬沒料到會這么多,也得虧大明朝廷現在富了,否則光是這戎事,就很難負擔,只能欠餉。
“蔡少卿可知,去歲朝廷僅僅天下文武諸官俸祿幾何”朱翊鈞又問了一個問題。
“臣不知。”蔡繼訓再次俯首,已經略有羞愧。
“四百三十二萬銀。”朱翊鈞告訴了蔡繼訓,維系朝廷正常運轉,真的非常非常昂貴,而這些銀子的支出,涉及到了大明行政力量的強弱,道爺自詡無為而治,沒銀子,能做什么呢
朱翊鈞語重心長的說道“蔡少卿,這俗話說得好,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先生為元輔太傅,這一睜眼,就兩個地方要錢,是這里要錢,那里也要錢。”
“軍兵們領不到餉要鬧餉,京官們領不到俸要到戶部罵街,這地方官拿不到俸祿,就跟地方縉紳同流合污,自謀生路。”
“工部沒錢,連皇陵都修不了,這宮里宮室塌了,也無度支修建,這不也是朝廷的顏面戶部沒錢,就問內帑拆借,內帑沒錢也要問戶部討飯,討來討去,大家都窮的叮當響,討也討不到。”
“六部都伸著手問當家的元輔要銀子,元輔能怎么辦”
“蔡少卿以為呢”
蔡繼訓愣了片刻,他思考了一個問題,如果他是元輔,能怎么辦似乎根本無解,因為他的主張里,文教是古今萬國盛衰興壞之由,而文教也要錢而且要很多很多錢
“臣誠不知。”蔡繼訓思索了許久,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答案,如何在不聚斂興利的情況下,維持朝廷正常運轉。
朱翊鈞嘆了口氣說道“蔡少卿,朝廷沒錢什么都辦不了,什么都做不了的朝廷,誰還信奉認同朝廷的政令到了地方,如同廢紙一張,那遮奢戶和縉紳們,豈不是更加為所欲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朝廷百般阻攔,他們朘剝百姓的刀仍然如此鋒利,朝廷阻攔不得之日呢”
“蔡少卿,天下困于兼并,理應細細品味。”
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