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王謙鼓噪精紡毛呢生意的時候,王崇古第一時間反對,因為他覺得這個帛幣的生意,一旦波及到小民,惹了眾怒,他們家一定會被拉出去斬首一刻鐘,從那個時候起,王崇古就一直在思考平替,聚寶盆必須要有,王崇古對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他就是一個聚斂興利的佞臣。
所以,在舊的聚寶盆被砸掉之后,王崇古用最快的速度獻出了另外一個聚寶盆繼續聚斂,這一次是三桅夾板艦和五桅過洋船。
五桅過洋船也在名單之中,張居正之前就跟皇帝討論過了,此時出海的大明商船,都是武裝商舶,沒有武裝的商舶在海上,都是他人嘴里的肉。
上一次稽稅院擴編的時候,大明朝廷已經在武裝商舶這件事上,做出了讓步,入港不張弓填藥,便不作約束。
五桅過洋船的丁字型是最強悍的武裝商舶。
五桅過洋船一共有甲乙丙丁四種型號,其中甲是原型船,部署在呂宋一艘,松江、寧波、福州、廣州各一艘,之后就停產了,因為在設計上存在許多的缺陷。
而后出現的是乙字型,這種海船主要是用于外貿,也就是減配版,夾板、撞角、火炮等等,都有減配,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安東尼奧、費利佩二世、沙阿買買提都是購買的這個型號的船只,這個船只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無法繼續加裝炮臺和增加火藥數量,私自加裝很容易導致側傾,穩定性較差。
而丙字型是大明的主力戰艦,部署超過了二十五艘,是戰艦,沒有任何商舶屬性,這是放眼整個海洋世界,都是火力最為強橫的戰艦。
而丁字型,是大明用于海貿的民間武裝商船,比乙字型的火力稍強,但極為有限,但是丁字型的航速極快,航速快的設計是為了擺脫海盜在,增加海貿的效率和速度。
在新的交易行里,交易的票證里,將丁型五桅過洋船分為了一千份,因為五桅過洋船的售價過于昂貴了,即便是減配再減配的丁字型五桅過洋船,單艘的售價也超過了十八萬銀。
“為何不在松江府設立交易行而是在京師呢”朱翊鈞詢問王崇古,按理說,大部分的船舶都途徑松江府,把交易行設立在松江府,會更加方便,船就在眼前,貨物來往就在眼前,分紅也就在眼前,更能刺激交易行的交易量。
王崇古頗為確切的說道“陛下,交易行不能設在松江府,只能設在京師,設在京師的確不方便,可是要的就是這種不方便。”
“要的就是不方便”萬士和眉頭一皺,而后反應了過來,笑了笑,不再多說。
王崇古這話的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了,坐在這里的人,全都是大明的人中龍鳳,對于所有人而言都不方便,那么方便程度,就會出現信息差,信息差可以方便操盤手,利用信息差賺錢,方便操盤手割韭菜。
王崇古從來不是個賢臣,他就是個正經的投獻佞臣,急陛下之所急。
船舶的票證價格一定會出現波動,比如,某船本該在三月回到大明松江港,但是在五月的時候,該船仍然沒有回到松江新港,這個時候,這個船舶的票證就會暴跌,拖了這么久,仍然沒有收到消息,基本就可以確定回不來了,可是這艘船如果突然在六月份回到了港口。
這個時候,京堂收到消息會非常滯后,但是陛下通過海防巡檢,在兩天之內,就能收到消息,這個信息差之下,大明皇帝的操作空間就很大了,但凡是皇帝狠心點,投機客們投機賺的那點錢,都是給陛下打工。
這就是王崇古把交易行設在北衙的根本目的,各大市舶司甚至要嚴禁交易行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