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準備的全部落空,根本沒有太多的發揮空間,陛下直接就答應了,而且承諾了不會發生。
陛下的承諾,一諾千金,從不食言。
海瑞和萬士和離開了御書房,走著走著,萬士和忽然開口說道“海總憲,咱們都想錯了,陛下,或許本就無此意,下詔接見,也不過是接見罷了,是為了表明朝廷繼續支持三娘子的態度,而不是真的要生個草原皇子出來。”
海瑞點頭認可了萬士和的想法,他們的確是小題大做了,把陛下的圣旨過分理解了,他搖頭說道“的確是我們錯了,陛下本就不熱衷此道,我其實最低的期許,是陛下堅持,那就生,沒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三娘子被臨幸了,就走不了了,她得留在大明。”
嫁過人不是問題,歷朝歷代,嫁過人之后,甚至還有做太后的,甚至是臨朝稱制,比如宋仁宗時的太后劉娥,就嫁過人,不還是做了太后而且一直到死,都沒讓宋仁宗親政,甚至連宋仁宗的親娘是誰,都沒告訴過宋仁宗。
大明皇帝是這世上至高無上的人物,既然陛下不計前嫌的把人給收了,既往不咎,過去的就不論了,但是以后呢那三娘子在草原上無論何種地位,就只剩下一個身份,陛下的女人,無論如何她都回不去,她的孩子包括她本人,只能留在大明。
三娘子的風評不好,比較放蕩,任由她回到草原,陛下豈不是和俺答汗一樣,真的是草原王了
宋徽宗和周邦彥在名妓李師師那兒做同道中人,為了一個妓女爭風吃醋,那是亡國之君的做派,陛下可是勢要大明再興的英主明君。
幸好,事情完美解決了。
朱翊鈞其實對三娘子索求龍種之事,就一個想法,那就是三娘子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朱翊鈞答應,朝臣們捏著鼻子認了,三娘子還能帶球逃跑就是三娘子跑到泰西去,大明朝也得把人抓回來。
張居正其實一直在密切關注此事,甚至連三娘子的住處都安排好了,沒錯,張居正對此事的態度是堅決支持陛下的一切決定,胡鬧就胡鬧點,多大點事兒陛下還是一個十七歲的孩子,胡鬧才是正常,如此老成,那才是張居正需要憂慮的事兒,叛逆期到了,朝臣越反對,陛下就越要做,這完全合情合理。
在萬士和與海瑞離開之后,張居正差人去問了萬士和后,立刻選擇了到西苑覲見去了。
“陛下,其實沒什么,陛下要是想,也不是不可以。”張居正跑到西苑覲見,就是告訴陛下,可以胡鬧,沒必要約束自己,三娘子不在草原了,再扶持一個和解派的代表就是,朝臣們反對,那就壓下去就是。
沒必要受委屈,陛下為了振奮大明如此辛苦,還不能享受享受了
人受了委屈,心里會擰出疙瘩,一旦陛下心里擰出了疙瘩,再想解開這個疙瘩,那是難如登天,在一切圍繞帝制進行制度設計的大明,就會出大問題,陛下到現在心里都擰著一個無論如何都解不開的疙瘩,那就是對文臣的偏見。
陛下不信任除了他張居正以外的任何文臣,從來如此。
多大點事兒張居正兜得住
明攝宗張居正一如既往的寵溺皇帝陛下。
“先生,坐坐坐。”朱翊鈞滿臉的笑意,搖頭說道“本就是可有可無,朕接見忠順夫人,也是表達對忠順夫人和解的認可,等到镠兒大婚后,給他塞個海拉爾便是,說起镠兒,朕就來氣,這混小子,其他事都極為懶散,唯獨習武之事,格外熱忱,朕還以為他有建功立業之雄心,根本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