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吾君不能謂之賊。
就是言先王之道,非吾君所能行者,為亂臣自賊子,成祖文皇帝做過,現在陛下做不得,這么說的都是亂臣賊子。
這些賤儒總不能把孟子開除儒家至圣先師的序列吧。
“錫蘭后來怎么樣了”朱翊鈞頗為好奇的問道,大明廷臣們,也都看著萬士和,興趣滿滿,聽故事,大約是一種人類喜歡看熱鬧之外的另外一個通病。
萬士和思索了片刻,而后抖了抖袖子,拿出了一本厚厚的札記,他翻動了下,開口說道“天順三年發動政變的是錫蘭國王的外甥巴羅剌達,后來巴羅剌達不遠萬里,遣人來刺殺過一次錫蘭的王世子,得幸泉州府衙門把這批刺客給抓了,而后將錫蘭王子安置在了清源山麓。”
“正德十六年,被紅毛番攻破科倫坡,錫蘭國滅,嘉靖三十六年,錫蘭頑抗者,被紅毛番在科特圍殺,紅毛番在錫蘭島上的擴張之路從未停止過。”
正德十六年之后,錫蘭的故事,其實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國破,山河亦不在。
國破山河亦不在,大明經歷過,胡元南下一統中原,如此百年,山河不在。
萬士和合上了手中的札記,面色沉重的說道“陛下,夷狄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如果我們守不住萬里海塘,敵人就可以從漫長海岸線的任何一點襲擾大明疆土。”
“馬六甲海峽,勢在必得,無論如何,都不能在泰西夷狄的手中,同樣,賜予安東尼奧王爵,把泰西的水徹底攪混這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對于大唐而言,波斯都護府可有可無,但對大明而言,文明之敵已然出現,不得不防。”
“陛下,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如此,國亦如此。”
“萬太宰所言甚善。”朱翊鈞聽完了萬士和的故事,萬士和作為吏部尚書,很少管吏部的事兒,張居正兼領吏部,推動考成法,萬士和平日里主要是處理禮部諸事,馬自強很強,但面對萬士和的時候,就顯得有點不夠看了。
萬士和支持大明皇帝在萬里海塘的政策,支持陛下收復馬六甲海峽的堅持,支持陛下冊封安東尼奧,是有自己判斷的,他的確是個墻頭草,身段極為柔軟,可是這骨子里,仍然有作為大明廷臣的骨鯁之氣,他的支持,絕對不是毫無理由的,不是盲從。
馬自強也是聽故事的一員,聽完了錫蘭的故事,心中五味雜陳,大明日后,會像錫蘭一樣嗎
不能,絕對不能
“那么冊封安東尼奧為葡王之事,就暫且這么定了。”朱翊鈞思考了片刻,做出了一個階段性的決議,安東尼奧的特使馬爾庫斯正在感慨,還要看和禮部談的怎么樣。
安東尼奧只有平民的支持,那些個泰西的遮奢戶、貴族們,是不會支持安東尼奧的,那么隸屬于葡萄牙的殖民地,各大總督府,也不會支持安東尼奧,所以安東尼奧獻出馬六甲海峽的法統,根本沒有任何的顧慮,因為本就不屬于他。
安東尼奧像誰像石敬瑭,就是那個向契丹獻出了燕云十六州,謀求借著北虜征伐天下的野心家,為了自己的地位,安東尼奧出賣了馬六甲海峽的法統。
“萬太宰那本札記,朕能看看嗎”朱翊鈞看著萬士和手中的札記,非常好奇,萬士和這本札記里寫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