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心情極好,看著面前帶著枷鎖的努爾哈赤,露出了個笑容,這家伙,終于落到了自己的手里。
任由努爾哈赤發育,然后在萬歷末年,和努爾哈赤決戰,朱翊鈞才不會那么做,因為軍事行動,有輸有贏,薩爾滸之戰,無論怎么看,都是大明穩操勝券才對,但大明還是打輸了;傾盡全力的進攻遼東,又實在是太貴了,人力物力財力,都是天文數字;
趁著努爾哈赤入京朝貢,將其抓捕,然后殺掉,省錢的同時,還非常的穩健。
這種類似于天命之子,越是打壓他,他越是成長迅速,每一次的打壓都會給他帶來新的機遇,要么不動手,要么動手的時候,就一次打死,并且趕盡殺絕。
“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努爾哈赤根本沒有任何猶豫,納頭就拜,在來的路上,他就驚訝至極,誰敢在天子腳下,首善之地的京師動手
而后努爾哈赤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是被皇帝給抓了。
面前的人,雖然穿的是常服,但努爾哈赤還是一眼認出了這是皇帝,養尊處優的貴人,十七八歲的年紀,面白無須的宦官伺候,再加上周圍飛魚服緹帥、千戶們的恭敬,來人的身份,在努爾哈赤被摘下了麻袋之后,第一時間就確定,這就是皇帝。
努爾哈赤非常聰明。
“罪臣惶恐,罪臣誠不知如何惹了天怒,還請陛下明示。”努爾哈赤非常緊張,背上生出了冷汗來,但他還是第一時間選擇了認罪,至高無上的皇帝將他抓了,那他就一定有罪,是罪臣,但究竟是什么罪名,他需要知道才能抗辯一二。
生死之際的大危機,努爾哈赤表現的極為恭順。
馮保呈送了一份奏疏,上面是的努爾哈赤的罪名。
朱翊鈞打開奏疏,笑著說道“欺君、不臣、附逆、越禁、擾邊、不義、不道。”
這不是羅織的罪名,而是確有其事。
首先就是欺君,爭貢造假,努爾哈赤和齋薩爭貢,是一場證據確鑿的戲,尤其是努爾哈赤和齋薩義結金蘭之事,人證物證書證俱在,朝貢造假,是不折不扣的該殺的大罪,這是欺君。嘉靖年間倭使爭貢,就鬧出了真假倭使的鬧劇,讓大明顏面掃地。
其次是不臣,張居正說李成梁在養寇自重,李成梁的確在這么干,尼堪外蘭就是李成梁養的寇,但在官方定義上,尼堪外蘭也是大明朝廷控制關外夷狄的重要工具人,是領了大明冊封官職的圖倫城主,而努爾哈赤和尼堪外蘭的矛盾與沖突,就是不服大明統治,這是不臣。
按照規矩,尼堪外蘭才是這次朝貢的使者。
除了欺君、不臣之外,還有附逆,逆酋王杲設圈套殺大明守備裴承祖,而王杲的兒媳婦,是努爾哈赤的堂兄妹,即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長子禮敦的女兒,這就是附逆,逆酋王杲和努爾哈赤的大伯是兒女親家,而努爾哈赤一家也在王杲手下效力。
欺君、不臣、附逆,就這三條,就夠努爾哈赤死一萬遍了。
越禁,大明除了邊方互市之外,其他不告而入,都是越禁,努爾哈赤帶著一幫東夷,可沒少入關劫掠,邊方百姓屢造劫掠,越禁也是重罪之一,而大明這邊明確努爾哈赤越禁,不是互市偷偷進入大明,燒殺搶掠就有三次之多。
擾邊,則是侯于趙剛到鐵嶺衛的花樓,李成梁就帶兵出去了七天才回到了鐵嶺衛,此番擾邊之人,是葉赫部,但出主意的卻是努爾哈赤,包括那兩名倒吊樹林里的墩臺遠侯夜不收,也是努爾哈赤抓到的,送給了葉赫部,努爾哈赤開始入京朝貢之后,李成梁、侯于趙、周詠等人審問了戰俘后,知道了這一詳情。
敢殺大明的墩臺遠侯,俺答汗現在都沒這個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