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朝成憲,布德施惠,詔告天下,咸使聞知。”
“欽此。”
這封圣旨很長很長,下面的內容則是張居正定策之功的具體部分,功勞實在是太多了,數都數不完,馮保念完之后,感覺嗓子都要冒煙了,真的要把張居正做的事,一件件數清楚,即便是只數隆慶六年七月到萬歷八年一月,都是長篇累牘。
“臣,叩謝皇恩。”張居正沒有拒絕,昨天已經拒絕過了。
“諸愛卿平身,朕違祖宗成法,今日爵賞先生,先生曾上五事疏,國事理當廷議論,今日就議一議吧。”朱翊鈞揮手示意眾人平身,他的圣旨已經寫好,大印已經蓋了,要反對封駁,就現在反對,不反對,就不要出了門陰陽怪氣。
所有人落座,但大家都非常沉默,一言不發,都不想開這個頭兒。
“萬太宰”朱翊鈞只好自己開這個頭。
“臣在。”
“陛下真的是好文采”
萬士和一個激靈,一個十分絲滑的馬屁就拍了出去,他現在還沒有收到風向,所以不知道向哪個方向洗地,萬士和雖然有八成的把握,陛下不是在以退為進,用世券逼張居正離去,眼下的場面是君圣臣賢。
但萬一呢
萬士和在等風,等陛下明確的風向。
此言一出,群臣們都看向了萬士和,論拍馬屁的功夫,還是得看萬太宰的
“萬太宰真的是滴水不漏啊”朱翊鈞笑了笑,廷臣們看著萬士和也是直樂,實在是沒話說,也能拍馬屁,不愧是萬太宰。
這廷議的氛圍經過萬士和這一打岔,立刻從極其凝重變得緩和了起來,至少不再是壓抑到掉一根針都能聽得到的凝重。
“陛下,臣以為,爵賞先生,無可厚非。”戚繼光作為大將軍做出了表態,支持了陛下的這個決定。
理由,理由很簡單,振武需要皇帝、內閣、朝廷的支持,后勤對軍事行動越來越重要,戚繼光本人就是當代軍神,若是朝中再無人支持,他戚繼光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站在大將軍的立場上,陛下這個決策,戚繼光必然支持。
“封是該封,但必然有一個前提,自絕于百官。”譚綸作為兵部尚書,選擇了支持陛下的決定,但他不是無條件支持,即便是開了這個先例,日后再封,也應該有一個大前提,便是自絕于百官之前。
考成法,把百官當牛馬。
楊博還在的時候,一直想把自己不存在的閨女嫁給張居正,這樣楚晉合流徹底架空皇帝,楊博不止一次這樣表示過,而且群臣心知肚明,想要奔著封爵去,不是不可以,但要做一個孤臣,非孤臣不能走這個路數。
譚綸此話一出,廷臣們開始小聲的議論,議論了一陣后,大家都選擇了贊同,又不想當孤臣,又想封爵,你不是想造反,是想干什么
考成法的核心不僅僅是限時限量,還有草榜糊名,底冊填名,底冊在文華殿陛下面前鎖著,考成法打破了之前官員升遷的規則,將譚綸這個前提量化一下為是否支持草榜糊名、底冊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