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緹騎帶著三臺機器走進了東華廳內,朱載堉站在了第一臺面前,拉開了蓋著的紅綢,這是個祥瑞,往復式蒸汽機的成品,這臺蒸汽機大約一人高,有爐、煙囪、氣缸、氣門、離心調速器、活塞、曲軸構成。
“當曲軸轉速過快時,這兩顆銅球就會快速旋轉起來,帶動里面的彈簧下壓,控制蒸汽的速度,而當曲軸轉速過慢時,銅球的轉速下降,彈簧上行,蒸汽增多加速,轉速加快。可以改變銅球的重量,改變蒸汽速度的范圍。”朱載堉介紹著他的發明,離心調速器是讓控制蒸汽機轉速最重要的部件,穩定可控的運行,是機械的第一要求。
朱翊鈞研究著手里的兩個銅球,因為工作環境的原因,銅球更加耐用,同等重量的鐵球也可以使用,而且這東西更換極為方便。
黃子復俯首說道“這臺一人高的往復式蒸汽機,最高可以三馬之力。”
朱翊鈞和朱翊镠收到了一尺多大的模型,這兩個模型可以帶動一個風扇,只需要蒸汽機安裝在室外,風扇在室內,就可以在炎炎烈日之下,獲得風,而風干也是許多工坊需要的環節。
從手拉單程的風箱,到往復式風箱、再到往復式抽水機、再到能轉的往復式蒸汽機,再從只能轉起來到一馬之力,最終達到了三馬之力,這條路從朱載堉萬歷元年入京,已經走到了第八個年頭。
這個馬力已經可以用到礦上采水、拉煤、拉人、排風,用到船廠的蒸汽烘干、木材刨削加工、部分炮管、槍管的鐵器鍛打等等場景之中了。
需求實在是太大了,產量實在是太低了,這就是朱載堉搗鼓出來的蒸汽機給他帶來了社交上的麻煩。
朱翊鈞對這個蒸汽機滿意的不得了,他和朱載堉、黃子復聊了許久,按著朱翊鈞的想法,他想在北大營外專門建一個蒸汽機廠,專門負責生產蒸汽機,奈何原材料根本不夠用,打造這玩意兒,朱載堉用了本溪的人參鐵,但如果愿意增重的話,其實也可以用更差的鐵料。
朱翊鈞頗為遺憾,但朱載堉認為,三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大批量制造了。
“這第二個是什么”朱翊鈞詢問著第二個紅綢布之下的祥瑞究竟為何物。
“這個是縫紉機。”朱載堉介紹了第二個祥瑞,一個先打洞、后穿線、縫制皮革的單線鏈式手搖縫紉機,結構雖然簡單,但一人搖動,另外一人就可以對皮革進行縫紉,大大的提高了生產力。
朱翊鈞看著縫紉機嘖嘖稱奇,這東西頗為簡陋,而且成品需要手工打結,否則容易發生邊鎖脫散,而需要兩個人去操作,但它的確是臺能用的縫紉機,結構上并不復雜。
“裁縫看了這東西,怕是要把皇家格物院沖垮了。”朱翊鈞試了試這東西,對著朱載堉笑著說道。
朱載堉愣了下,呆呆的說道“怎么會呢,這東西就是一個裁縫用的,這是給他們設計的工具啊。”
第一個發明手搖式雙錠紡車的發明家被打死了,原因是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導致紡織工們大量失業,最終這些憤怒的紡織工們打死了發明家。
朱載堉不必擔心,他的皇家格物院和皇宮緊鄰,沖擊格物院會被視為謀反。
“能不能改為腳踏式手搖式還是不太方便,需要兩個人操作,不適合使用。”朱翊鈞對這個東西提出了新的研發方向。
“可以”黃子復眼前一亮,對陛下這個提議目光熱切,只需要加個曲軸,就可以從兩個人縮減到一個人。
朱載堉理解了陛下啊說的話,的確,生產工具的技術革新,的確會造成短期的失業,這是不可避免的事。
他不必憂心于此,這是陛下操心的事兒,他只需要搗鼓出來就是。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