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堉對這件事怨念很大很大,甚至大到了拒絕鄭王的王位,但他對自己的道也很執著,即便是對朝廷怨念極深,制好了律書之后,也上奏朝廷,希望引起朝廷對科學的重視。
朱載堉當著皇帝的面說舊事,不是為了給自己的父親喊冤,隆慶元年,隆慶皇帝就把他爹放歸繼續做鄭王了,朱載堉是個狂士,素來非常堅持,朱載堉也是個很講道理的人,道爺的過錯是道爺的,不是陛下的。
朱翊镠心里不是個味道,哥對皇叔那么好,皇叔居然還對舊事念念不忘,還當面說出來,讓哥如此的難堪。
這個皇叔,朱翊镠立刻有點不喜歡了。
“是有人在皇叔耳邊叨叨了些什么嗎”朱翊鈞眉頭一皺,他不是朱翊镠,朱翊镠是個孩子,朱翊鈞是皇帝。
朱載堉的猶豫,皇帝看到了,稍加思索,朱翊鈞就察覺到了朱載堉的動機,可能就是為了觸怒自己。
顯然,有人在朱載堉耳邊胡言亂語,朱載堉提這茬,是一種表態,不參與國事的態度十分堅決,甚至不惜舊事重提觸怒皇帝。
朱載堉對處理這種事沒有什么主意,他不知道該怎么如何回復這個已經出了五服的侄子的詢問,皇帝對他極好,比親侄子還要好的多得多,他卻胡言亂語傷人心。
黃子復說道“都是那往復蒸汽機給鬧的,這些日子,院長收了一大堆的請柬拜帖,被弄的煩不勝煩,門房不讓他們進,他們就走格物博士的路子往院長這里遞,院長不理會,就各種吵鬧。”
朱載堉的想法很簡單,我管著格物院所以你們才煩我,我不管了,不就不耽誤我搞研究了嗎毫無疑問觸怒皇帝是個不錯的法子,鄭王被關到高墻本就是道爺理虧,陛下對蒸汽機勢在必得,陛下也不會因為這事兒,把他徹底趕出去格物院。
這很朱載堉,他不是不聰明,而是懶得在這些事兒上動腦筋。
天下事,無外乎四個字,利來利往,這蒸汽機有大利,但大明的鋼鐵制造、氣缸打磨都需要時間去積累經驗和工匠,產量極為有限,而只有皇家格物院才能制造。
應酬二字,給朱載堉帶來了很多的困擾。
“這事交給朕解決吧,你們安心做自己的事兒就是。”朱翊鈞擺了擺手,對于朱載堉而言是極難解決之事,但對于朱翊鈞只是一道圣旨的事兒。
至于朱載堉的沖撞,朱翊鈞提都不提。
誰能搞出蒸汽機來,利國利民,別說言辭不當了,就是當著他的面罵他,他都不會真的將對方如何。
蒸汽機現在不對外銷售,是配給制,而且長期配給,短期內很難大規模賣給民間。
需求存在是需要解決的,否則朱載堉的困擾會一直持續,朱翊鈞打算直接技術公開,在大明皇莊里,兩千兩購買一份,可以得到格物院格物博士的指導,他把自己的打算告訴了朱載堉。
“一人智短,眾人智長,謝陛下隆恩。”朱載堉再次俯首。他覺得陛下真的很大度,他這么大歲數了,這么沖撞,這個侄子居然不降下雷霆之怒。
而這個主意真的很好,格物院的格物博士就那么多,蒸汽機的研發和改良,需要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朱載堉又不缺錢,更不缺社會地位,沒必要敝帚自珍。
朱載堉說起了這次的正事,他俯首說道“這次來,是黃子復黃博士弄了個機械。”
他是來獻祥瑞的,格物院拿了皇帝那么多的銀子,不能夸夸其談,只出文章不出貨,那不成了賤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