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若是有靈,太祖高皇帝知道陛下的作為,怕是也只會拍手叫好。
大明江南士紳們,在國初,洪武、永樂年間,可是老實的很,直到仁宗繼位后,這漫長的一百七十年,是兼并、欠稅、隱瞞丁口的一百七十年。
這也和大明遷都有很大的關系,政治中心、軍事中心遠離經濟中心,經濟中心掌握了大量的財富,自然不滿政治中心的政令,再加上行政力量的衰弱,組織調度能力下降,才形成了今日的局面。
孫克弘嘆了口氣,看著北方,無奈的說道“這就是在試探陛下的刀是否鋒利嗎”
大明皇帝陛下的刀非常鋒利,洞庭商幫和蘇州王氏已經以身試法了。
張高瑞被革除了功名,不敢再有其他的動作,因為他知道違法和造反的本質區別,違法有大明律,造反只會迎來火炮和火銃,張高瑞寧愿死也不愿意吃開花彈。
張高瑞雖然死了,但他的家留了下來,洞庭商幫雖然倒了,但孫克弘也沒有吃下這份,而是蘇州其他望族合伙瓜分了所有的份額,孫克弘不是不想吃,實在是不敢,孫克弘已經讀完了階級論的第一卷,十分清楚的洞悉了自己的所處的地位,望族之上的壟斷階級。
孫克弘在處理完了蘇州之事后,連夜趕回了松江府,因為他有一批船明日回港,這批貨,茲事體大。
次日的清晨,深秋的寒風吹過了海面,孫克弘一早就拖著疲憊的身體來到了觀潮樓,在別的地方,孫克弘總是避免上樓,因為他上樓很不體面,需要人抬著,而在松江府則不是如此,因為有人力吊梯,一個木板帶柵欄,關上柵欄,通過絞索把他拉上去。
孫克弘一直在看著海面,等待著桅桿出現在海平面的那一刻,深秋有大霧縈繞,能見度不高,一直到正午時分,大霧才散去,而千里鏡內,終于出現了一個桅桿,桅桿在海面上慢慢變長,七星旗出現在了海平面之上。
“終于回來了”孫克弘面露驚喜,這是前往蒙兀兒國的馬船,一共七十三艘,有兩艘沒能順利回航,船上有蒙兀兒國的戰馬,除此之外,還有蒙兀兒國的各種特產。
七十三艘馬船停靠的泊位,被大明水師層層圍住,卸的是軍馬,水師前往似乎理所當然,但其實孫克弘很清楚,這里面最重要的東西,是負責壓艙的咸砂。
咸砂,硝石,大明火藥的原料,按照當初沙阿買買提的許諾,這七十三艘馬船,裝有一百六十萬斤硝石,等于大明三年硝石產量,這是沙阿買買提的偷天換日之法,大明的馬船要過馬六甲海峽,要應對紅毛番果阿總督府的盤查,只能選擇這種偷渡之法。
經過一個下午的卸貨和稱重,此番馬船,共計卸貨一百九十四萬斤的硝石,其中有八萬斤的硝石留在了馬尼拉,用于馬尼拉軍器監營造火藥,當點清了硝石的數量,并且和大明水師總兵陳璘交割了這批硝石之后,孫克弘重重的松了口氣。
松江遠洋商行再立一功
“孫商總做的極好,我必然上書朝廷,為孫商總請功。”申時行目睹了整個過程,近兩百萬斤的硝石,數字實在是驚人,這些硝石會在三到五個月的時間送往大明兩京營造火藥。
孫克弘也是滿臉笑容的說道“應有之義,應有之義。”
這么大個差事辦成了,他孫氏至少能夠再茍延殘喘年的時間,元緒群島的開發也有更多的冗余,等到元緒群島的開發日益完善,大明朝廷和他孫氏都能得到體面。
“咱大明的望族們,要是都有孫商總如此忠君體國,為陛下分憂,為朝廷解難,何愁大明不興。”申時行嘆了口氣,蘇州王氏洞庭商幫的行為,也讓申時行見到了大明南衙自國初至今蔚然成風的止投獻風力。
元以寬縱失天下,胡元的時候,整個天下根本沒什么什么行政力量的約束,我大明縉紳,無人不念胡元的寬縱,到了大明反而變得嚴刑峻法,止投獻,就是不得投獻大明皇帝的風力輿論,在南衙根深蒂固。
暴力是火藥、鋼鐵、銀幣、理論和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