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服朱翊鈞有的是,松江孫氏就是干這個起家的,這批棉服朱翊鈞本來打算等京營北伐時候,用于過冬所用。
這是一筆買賣,不是賞賜,土蠻汗要用自己付款,而三娘子也決計不可能賴賬,大明有實力催收就是了。
“下章禮部,告訴忠順夫人,任何棉服上的日月標識,不可拆除,否則視為死硬頑固。”朱翊鈞將奏疏交給了馮保鄭重的叮囑道。
任何人拆除大明日月旗,視為死硬頑固,等到日后大明攻伐時,一律當做抵抗大明王化,輕則送往礦山,重則閹割為奴,可不是胡鬧。
日月旗是大明禮部設計,整個標識為三角形,中間繡日月為紅色,取意日月同輝,而三角旗幟的四個相同三角形重疊而成,取意三玄四維,三玄為老子、莊子、周易,而四維為四個方向,取意際天極地,罔不臣妾,同樣也代表著禮義廉恥國之四維。
整體的設計,符合大明封建帝制的禮法,同樣這不是憑空出現的,事實上,大明此旗自明初就有,大明民間多有懸掛。
圖為民間日月同輝旗
所有棉服都有這個標識,拆除則代表不臣之心,大明要對北虜進行王化,北虜之人敢拆,朱翊鈞就敢殺,要解決這個綿延了數百年的生存之間的矛盾,朱翊鈞也做好了被罵劊子手的準備。
馮保俯首說道“臣遵旨。”
三娘子在會同館驛急的像是熱鍋上的螞蟻,禮部的奏疏已經呈送三日,大明皇帝不給回復,就代表了拒絕,那她也只能無奈帶著已經買好的貨物,趕緊回到草原,能少死一些人便是一些。
今年的雪,比往常年都要更大,這降雪量,讓三娘子膽戰心驚,寒冬大雪,是草原的噩夢,關內下這么大的雪,關外恐怕已經兩尺厚了,無論多難,她都要回去。
朱翊鈞把三娘子當成政治生物看待,作為和解派的代表人物,她對草原的子民,不是一味的朘剝,而是希望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都有安生日子,這種期望是極為奢侈的,但三娘子愿意為此付出一切。
禮部鴻臚寺卿陳學會和司禮監稟筆太監李佑恭,帶著陛下的圣旨,來到了會同館驛,作為大明冊封的一品忠順夫人,三娘子入京不住四夷館。
“三娘子接旨。”李佑恭打開了圣旨大聲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北虜散處草原,人不耕織,地無他產,虜中鍋釜針線之日用,仰賴中國,今冬天寒地凍,地冰如鏡,草原衣用全無,氈裘不耐凜冽,其瘦餓之形,窮困之態,朕亦知曉,天有好生之德,忠順夫人所求,朕順應天意而應允。”
“一應棉服日月旗明字,不可拆除,否則視為謀逆。大明北虜矛盾日久綿延,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
“欽此。”
李佑恭將圣旨書頁從圣旨的錦緞上拿下,遞給了三娘子,而后低聲說道“陛下口諭天寒地凍大雪封路,忠順夫人路上慢行,多加小心。”
“臣妾謝陛下隆恩”三娘子接過了圣紙,呆滯了一下,你說陛下摳門吧,他借了那么多的棉服,你說他出手大方吧,連圣旨的錦緞都不肯給,只肯給張紙。
三娘子說不感動是假的,她倒是想爬龍床涌泉相報,奈何造化弄人,陛下這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