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張居正的教育觀念,你熊廷弼是個天才不假,但你仍需要謹記,就是天分再高,也不能驕傲自滿,便不學了,否則就會泯然眾人矣,天分通悟,是老天爺給的,但也不能驕傲自滿,理應好學,謙虛,進而謀求更高的成就。
“謹遵先生教誨。”熊廷弼立刻十分恭敬的說道,熊廷弼對張居正非常尊重,對陛下極為感恩,他不是那種沒良心的白眼狼,張居正教訓兩句,就心懷怨懟。
叛逆這種事,是需要物質基礎的。
大明求學極為艱難,再好學,沒有物質基礎,連書都借不到,甚至連識字都很困難,熊廷弼是窮苦出身,他今日能得陛下和先生如此培養,是陛下和先生看重了他未來可能有的成就。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朱翊鈞亦是點頭說道“先生說得好,后年的鄉試就不要參與了,下一次鄉試,熊大也十六歲了,也正好成丁。”
“熊大,那個倭國王府和琉球王府的熱鬧,最近聽說了沒”
“聽說了。”熊廷弼面露不忍,臉色古怪的說道“堂堂王府居然鬧出了這等笑話來,這番夷果然如大宗伯所言那般,狼面獸心,不視禮數。”
倭國王府和琉球王府繼互相拋糞之后,又鬧出了樂子來,說是太白樓有一倭國來的花魁,長相秀麗,知書達理,這尚久聽聞,便去請花魁上門來伺候,這一伺候,足利義昭當即不開心了,立刻也招了花魁入府伺候。
這足利義昭就問吾與尚久孰強花魁當然說是尚久。
而后花魁把這個當成了笑話,在太白樓講與人聽,這也算是趣聞,花魁見多識廣,則是覺得都不怎么強。
這倭國王府和琉球王府就因為這點事,大鬧了一場,輪番請花魁上門,一次比一次的排場大,比排場,比規模,比時長還要比大小,鬧的笑話大了,皇帝聽聞,下旨不得斗富,這才是落下帷幕。
朱翊鈞又問了幾件最近發生的事兒,比如戥頭案,比如新都楊氏,比如王如龍復開平衛,比如今年大雪,三娘子和布延求助大明朝廷等等,熊廷弼都是對答如流,而且頗有自己的見解,并非人云亦云。
朱翊鈞非常滿意,熊廷弼讀書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不會成為楊有仁那樣的人。
比如王如龍復開平衛之事,在熊廷弼看來,是九邊軍兵戰力恢復的體現,同時也是土蠻汗抵抗意志完全崩潰的證明,而且也是大明邊方貿易的結果,熊廷弼從經濟的角度闡述了自己的見解,尤其是結合了西班牙崛起的過程,強調了羊毛生意的重要性。
西班牙是羊背上的王國,從卡斯蒂利亞王國發家,而美利奴綿羊也是卡斯蒂利亞的印鈔機,讓西班牙成為了當下唯一的日不落帝國,而西班牙和英格蘭的矛盾,也和羊毛生意有極大的關系。
羊毛生意將會成為大明控制塞外的一把利器,大明可以不穿毛呢,但北虜不能不養羊,如果大明不要北虜羊毛,必然引發北虜的內部矛盾的劇烈沖突等等。
“熊大,連海外番國志、黎牙實游記也讀嗎”朱翊鈞在文昌閣坐定,不住的點頭,對熊廷弼的學習進度,非常認可。
“先生的文昌閣,各種藏書都有。”熊廷弼欲言又止,最終沒有說出更多的話來。
其實在他看來,如果大明不再開海,將海洋拱手讓給泰西,在殖民掠奪之下,泰西在物質豐富的前提下,發展速度將會遠超大明,恐成中華文明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