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產期在十二月的孩子,在萬歷九年正月才來,孩子只有五斤七兩,母子平安,因為是男丁,所以皇太后專門下了道懿旨入朝,與臣民同樂。
硝石是朝廷嚴格管理的火藥原料,連老君山熬硝洞都是比較隱秘的消息,而民間廁所墻上的白灰,則不屬于管控范圍,這次爆竹廠的爆炸,立刻引起了朝廷的警惕,而各大城池的糞道主們立刻倒了霉,關于廁灰這種東西,糞道主們收集之后,不得私自買賣囤積,要賣給衙門,運送到軍器監集中制作火藥,違令者,按私藏火銃、甲胄論罪。
這個陳東家,過年后論斬,總要有人為這場爆炸案負責,因為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利,明火出現時,管倉庫的伙計跑去喝酒去了,炸了之后酒也醒了。
不得寵的原因也簡單,朱翊鈞確實不喜歡她們身上那股清冷的架勢,倒不是她們端著架子,這個年紀本不怎會伺候人,而劉妃喜歡詩詞,每次都要吟詩作對,而李妃則是喜歡樂曲,每次都要彈唱,為了討好皇帝,想要充分展現自己的閃光點,就越喜歡展示,可這兩方面朱翊鈞都不太擅長,便越發的不合拍。
比如朱瞻基登基后,襄王朱瞻墡、鄭王朱瞻埈,宣德四年就藩;比如朱祁鎮登基后,郕王朱祁鈺一直住到了正統十四年,在土木天變后成為皇帝;比如萬歷皇帝朱翊鈞繼承王位后,弟弟朱翊镠在京師住了近二十年,直到萬歷十七年才就藩;比如信王朱由檢,就一直在京師住著,天啟皇帝絕嗣,兄終弟及。
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爆炸案,鬧騰了半個月的時間,終于停下了,大明從過年的氣氛中醒來,朝廷在正月初五結束了休沐,初六開始正式點卯。
劉妃和李妃也沒人指導,便越發不知如何是好,朱翊鈞還專門跟她們聊了聊,但成效甚微,二人還是有點放不開,二人不得圣眷,就越是謹小慎微,更加放不開,放不開就更得不到圣眷,就越小心,最后都成了個解不開的死循環了。
這是一件十分值得慶幸的事兒,大明經歷了孝宗獨子、武宗絕嗣、嘉靖皇帝旁支入大宗、道爺八子只剩一人、隆慶皇帝只留下了兩個兒子之后,大明皇室的大宗終于子嗣興旺了起來
“既有祖宗成法,理當如此。”萬士和沒什么反對意見,陛下又不是強搶民女,大宗繁衍這件事,本身就是朝廷焦頭爛額的大事,隆慶皇帝當初納了那么多妃子,也沒人說什么,大明大宗不興旺,再來一次旁支入大宗,大明真的遭不住。
朱翊鈞發現一個怪事,明明沒有進行過排練,但這種祝賀詞,總是能夠如此整齊,大家都是老油條了,什么場合說什么樣的詞,都心里有數,才會有這種整齊。
后宮的劉妃劉夢姝、李妃李錦,這兩個大婚時入宮的側妃,到現在沒有正式的封號,也沒有身孕,更不得寵。
為爆炸案負責,不是這個利欲熏心的東家,就是監察不到位的順天府衙門,總得有人負責,所以陳東家就要被斬首了。
“太后昨日懿旨到了文淵閣,說是要為陛下再納兩個嬪妃,按照嘉靖舊制,的確要補齊四妃九嬪制,禮部以為呢”張居正看向了禮部尚書萬士和。
李太后真的很喜歡孩子,周德妃比皇帝大八歲,只是生了個公主,就得到了李太后的認可。
“臣等為陛下賀,為大明賀。”張居正帶著群臣齊聲說道。
王崇古眉頭緊鎖的看完了奏疏,面色倒是平靜了下來,他還以為什么事兒呢就這點事,還想扳倒他王次輔
還有一幫人倒了霉,那就是這次販售廁灰的糞道主們,廁灰是他們收集的,廁灰也是他們賣給爆竹工坊的,這次陳東家被抓了,糞道主也一并被抓了,這真的是禍從天降,糞道主這糞霸生意做得好好的,遭此大難。
這孩子體重甚至不如姐姐朱軒媖,李太后有些擔心會夭折,故此下了道懿旨,百事大吉盒里多兩塊銀幣,算是借著朝廷的運勢,為孩子擋災。
一天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大明的春天來了,新的一年開始了。